李蘭弟:我的古錢幣收藏 |
我收藏古錢幣己有二十余年,收藏的古錢幣多種多樣,五花八門。古錢幣收藏讓我了解中國古代社會的發展史以及各朝代的經濟狀況,學到了許多古錢幣知識。 在收藏古錢幣的二十多年當中我見識了許多精品:有相傳留有楊貴妃甲痕的“開元通寶”;有史思明起兵反唐建立自己政權鑄行的“得壹元寶”,后又認為這種錢不吉利,而廢“得壹”鑄行的“順天元寶”;有皇帝、大臣、書法大家親筆書寫錢文的版別繁多的宋錢,尤其是以宋徽宗親筆書寫的、有“鐵劃銀勾”之美譽的“大觀通寶”,最為美觀、漂亮的“祭寧通寶”,我還在一個小古玩市場中見識了在元代非常盛行的紙幣:“至元通行寶鈔”,當時的制造工藝相當粗糙,能夠保存至今己是相當不易。 記得1986年去京城開會,偶然的機會參觀了博物館舉辦的古錢幣系列展覽,才知古錢幣也是一個收藏類別。驚喜之余,逐萌生收藏之心,從此踏上了古錢幣收藏之路。 我家在農村,愛人在鄉村小學教書。我知道農村許多家中藏有古錢幣,為了能收集這些古幣,我買了許多寫字本和油筆,放在愛人的學校里,讓小學生拿一個古幣換一支筆或寫字本,想不到一個星期就收到一百多枚古幣。晚上,我高興地把這些古錢幣一一歸類。后來,我把這些方法放到其他學校,收效很大,這使我第一次體會到了收藏的樂趣。 這幾百枚古錢幣為我的收藏打下了基礎。我利用一切空余時間逛了許多古玩市場,一方面是收集,再就是交換。一次,在西安的古玩市場上,我碰到一位中年婦女,背了半面袋子的古錢幣,我花了一百多元錢很認真地挑選了一百多枚,其中有許多精品。 近些年來,在古玩市場上已很難尋到精品古錢幣了,我的目標又轉到鄉村。為了方便走村串巷收藏古錢幣,我專門購買了一輛摩托車,一到星期天、節假日,我便騎上摩托車,到鄉村去,尤其是偏遠的山村,收獲頗豐。記得在一個小山村,我到一戶人家討水喝。家里只有一個老婆婆,見我是收麻錢的(古錢幣),她高興的說:我家里麻錢很多,一串一串的掛在窯洞角上。我驚喜萬分,給了老婆婆一百元錢,收了二百多枚銅錢。回到家里仔細查看,其中還有一枚“五銖”錢,真是讓我喜出望外。 為收集古錢幣,我跑遍了周圍數省的古玩市場和農家山鄉,付出了很多辛苦,但每當得到一枚古幣真品,我便視若珍寶,白日里摩挲再三,反復端詳,夜里放在枕下,神游萬仞。看著這些綠繡斑駁的古錢錢,不由得回想感嘆:幾十年的收藏,有失之交臂的遺憾,有上當受騙的痛苦,更有“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的意外之喜。 這其中樂也悠悠,思也悠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