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隊探尋兩千年前商貿街挖出漢唐錢幣 |
本報塔吉克斯坦杜尚別今晨電(特派記者 黃建高)昨天,2012天士力帕米爾高原科學探險考察隊從塔吉克斯坦西部城市彭吉肯特出發,經過13個小時的艱難行路,于傍晚抵達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別。科考隊途中對古絲綢之路昔日重鎮――彭吉肯特古城遺址進行考察。 彭吉肯特古城遺址距市區大約7公里,位于彭吉肯特市西北側,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塔吉克斯坦科學院學者奧尼坦莫夫告訴記者,塔吉克斯坦歷史悠久,兩千多年前的“古絲綢之路”就穿過塔吉克斯坦的多個古城,塔吉克斯坦也因此被稱為絲綢之路上的“明珠”。 距古城將近1000米處,是一個用高大土墻圍成的“牢獄”,據說,這里是當時奴隸和犯人做工的場所。操練場對面不遠處就是集市,這里是遺址的精華部分,也是吸引學者、考古專家探尋最多的地方。歷經千年滄桑,古“商貿街”雖然只留下斷壁殘垣,但從店鋪、客棧的墻址遺跡密集程度可以看出,這里曾經歷過商鋪林立、車水馬龍的繁榮景象。 遺址管理員阿布里亞告訴記者,塔方曾聯合俄羅斯的考古專家,從“商貿街”地下挖出眾多的錢幣、陶瓷、寶劍、刀鞘等文物,其中,有不少是中國漢唐時期的錢幣、陶器。如今,這座由石頭和黏土壘砌而成的古城,歷經千年風雨,遺址上只留下一個個銘記著歷史印跡的土堆了。塔吉克斯坦科學院學者奧尼坦莫夫說,早在公元5世紀開始,彭吉肯特就十分繁榮,有富麗堂皇的宮殿和廟宇,被稱為中亞的“寶貝”。這條古道連接了當時的波斯、希臘、中國和阿拉伯國家,向古代中國運進黃金、珍珠、地毯、毛制料、棉布以及馬匹、黃連木和藥材等物品,并從中國帶回絲綢、瓷器、馬鞍等貨物輸入中亞。千百年來,塔吉克家庭主婦都稱自己家里的陶瓷器皿為“契尼”,即為“中國”之意。彭吉肯特古城為當時中西方經濟發展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