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的“船洋”銀元 |
發(fā)布日期:08-05-15 09:01: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收藏快報 福建甘聯(lián)芳 在該幣系列中,民國23年1元幣(圖1)較為常見,鑄數(shù)是9874萬枚,目前市價230元/枚。其次是民國22年1元幣,總鑄數(shù)4640萬枚,市價是350元/枚。在“船洋”銀幣系列中,有一種民國21年版(圖2)的銀幣有著一段戲劇性命運。“九·一八”事件之前,國民黨政府發(fā)行了民國21年銀幣,幣面刻有一艘雙桅帆船頂上有三只飛鳥,在東方有一輪初升的太陽,俗稱三鳥。寓意“國運”、“一帆風順”、“旭日東升”。不料剛發(fā)行,正逢日本軍隊發(fā)動“九·一八”事變,當時有人把這個圖案附會為日本國正要升起,三只鳥被說成是東北三省要飛掉了,因此輿論嘩然,紛紛指責國民政府。政府也感到“天上的飛鳥是外國人的徽記,凌駕于中國帆船之上”都認為不妥,馬上下令收回,以制止謠言流傳。然而在總鑄數(shù)226萬枚中,已流出沒辦法回收的約有5萬枚,如今市價8000元/枚。 除上述發(fā)行并流通的“船洋”外,還有數(shù)種“船洋”試鑄幣流傳于世。一是美國、英國、意大利、日本、奧地利版試鑄樣幣,圖案正面為孫中山側(cè)面像,上緣刊寫“中華民國18年”,背面中央為三桅帆船放洋圖,紀值“壹圓”兩字分列左右。這幾個國家試鑄幣圖案基本一致,均是按照國民黨政府所擬定的標準圖稿設計雕刻試鑄,存世為數(shù)極少,能得到其中任何一枚,皆非常可貴。二是民國18年,國民政府聘請美國金融學家甘末爾一行來華,組設中國財政設計委員會,代立財政方案。民國20年5月,始著成報告,送達政府,提出“逐漸采用金本位幣制法草案”,俗稱“甘末爾計劃”。是年政府擬試用此項草案,即向美國費城造幣廠定制金本位幣祖模。次年祖模送華后,由上海中央造幣廠試鑄,鑄額極少。該幣正面圖案是孫中山側(cè)面像,上方刊寫“中華民國21年”;背面是一艘雙桅帆船放洋圖,上方刊寫“金本位幣壹圓”,在東方有一輪初升的太陽,海水面上有三只鳥在飛翔,俗稱“下三鳥幣”。由于“甘末爾計劃”不適合中國國情,并遭商界反對,不久便告流產(chǎn)。存世的“下三鳥幣”極為稀少,市價50萬元/枚以上。三是民國24、25年孫像帆船試版,因國民政府施行法幣政策,故鑄就后,并未正式發(fā)行流通,市價每枚50萬元以上,屬珍稀極品。 |
上一篇:通寶幣制余響“民國通寶” |
下一篇:涎環(huán)錢的新發(fā)現(xià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