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古愚巧計購元寶 |
發布日期:08-04-02 11:11: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來源:收藏快報 河南張春嶺 宣古愚(1866 1942年),江蘇高郵人,清朝監察大員,辛亥革命后移居上海,以清朝遺老的身份做了寓公。他善繪畫,喜收藏,以收藏古錢幣為主。曾為了一枚銅錢,三次去張家口,直到買到手才甘心。他所藏的元朝供養錢最有特色,曾著有《元錢秘錄》。袁克文曾拜他為師,跟他學詩詞。抗戰期間,地下黨員徐平羽,曾為宣氏抄書、保管古董而常住宣家。 陳存仁在《銀元時代生活史》中,記錄了宣古愚收藏銀錠的故事。原來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上海的一些舊式家庭中,還存放有不少的金、元、明、清時代的銀錠,有方錠、圓錠、馬蹄錠等多種樣式,那個時代這種東西也是古董,如果這些家庭急需花錢,就只有把這些銀錠賣給銀樓,銀樓加價百分之三十收購下來,收藏古董的人去銀樓搜購的時候,價錢高到一倍以上是很正常的現象。南京路裘天寶銀樓的人由于和陳存仁很熟悉,告訴他有80多種金元明清時期的元寶和銀錠,白銀的純重達5000多兩,曾經問他有沒有人收藏這種元寶作為古玩? 宣古愚得到了陳存仁的消息,一番喬裝打扮,懷揣一個清代同治年間的元寶,冒充鄉下佬前往裘天寶銀樓要求兌換法幣。銀樓的伙計說只能按銀價再加百分之十,宣嫌少,指明要見經理。經理看他一身鄉下人的打扮,說給你加價百分之十已經很客氣了,這種元寶我們這里多得很,你要是要的話,也不過加價百分之二十。宣古愚裝作不懂,要求看看那些元寶,經理真的當即搬出了80多種元寶。宣又問這些元寶進價多少?賣價多少?經理說進時加價百分之十,賣出加價百分之二十。“此話當真?”宣古愚步步緊逼,“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經理也不甘示弱。“你所有的元寶一齊賣給我!”宣古愚話一出口,經理的臉都變白了,但因為有言在先,只好忍痛把80個元寶都賣給了他。最后只說了一句話:“這種元寶,本來要照銀價一倍才肯賣,現在便宜給你了。” 陳存仁后來又去宣家診病,宣古愚特地帶他去自己的藏寶室,讓他開眼界,只見四個保險箱中的元寶多到無法計算,陳問他在裘天寶只買了80多個,為什么現在這么多?宣古愚得意地說,我就是用這種方法,到各銀樓去搜購,才有這樣的成績。 上世紀六十年代,徐平羽到北京擔任文化部副部長時,動員宣古愚的后代將其祖父的收藏捐獻國家。最后宣古愚所藏的元代供養錢一百四十枚精品,經其孫子宣森之手捐獻給了上海博物館。 |
上一篇:魯迅收藏古錢幣 |
下一篇:西周錢與先秦貨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