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忽視銀輔幣收藏(吳偉忠) |
發布日期:08-03-05 08:59: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本稿刊載于2008年3月上旬出版的第五期《錢幣》報上,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于《錢幣》報,轉載于中國集幣在線(www.ccbczpx.com),謝謝! [upload=jpg,北伐勝利紀念貳毫銀幣.jpg]UploadFile/2008-3/2008358582165012.jpg[/upload] 說起來也許你不相信,近年來錢幣市場里漲幅最大的板塊,既不是前幾年風光無限的彩色金銀幣,也不是最近正在炒作的流通紀念幣,而是長期以來一直默默無聞的傳統銀幣板塊。在筆者的記憶里,傳統銀幣多年來價格一直很平穩,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起,普通版“袁大頭”等低檔銀元價格就一直在50~60元左右盤整,但從2005年秋起,低檔銀元價格開始向上攀升,至2006年秋漲到120元,現在市場上的成交價已達到180余元一枚。在兩年多的時間里,絕大部分銀元的漲幅都超過了兩倍甚至更高。 眾所周知,我國傳統銀幣的面額有半毫(伍分)、壹毫(壹角)、貳毫(貳角)、半圓(伍角)和壹圓五種。壹圓面額的銀元雖說漲幅巨大,但不少別具特色的半毫、壹毫、貳毫銀輔幣同樣不可忽視,作為一種問世已近百年的銀幣佳品,銀輔幣小巧玲瓏,價廉物美,其收藏價值絲毫不比壹圓面額的銀元差。有些獨具慧眼的集幣者早在十多年前就先行一步收藏銀輔幣了,這從1997年3月上海國際商品拍賣有限公司錢幣拍賣會上就可證明,當時一枚光緒元寶江南戊戌壹角,成交價為800元;江南癸卯貳角(無花),成交價為1700元;吉林省造戊申壹角,成交價為3050元;光緒丁未壹角大清銀幣樣幣,成交價竟高達9900元,該價格在當時可換180枚“袁大頭”銀元(當時“袁大頭”售價僅為55元)。但總體來說目前很多銀輔幣的價格仍然不高,不少低檔銀輔幣的價格甚至比一些發行量巨大的流通紀念幣還要低,比如民國18年孫中山像貳角銀幣和云南省造貳角雙旗銀輔幣至今不到20元一枚,還有一些深受人們喜愛的銀輔幣,如民國3年袁世凱像貳角銀幣、民國17年黃花岡貳角紀念銀幣和民國13年浙江省造壹角銀幣等品種,其價格也不過30~50元左右一枚,這類低檔銀輔幣已在底部區域中盤整了很長時間,具備了很強的向上攻擊能力,這些銀輔幣是很值得集幣愛好者逢低買進的。
集幣愛好者在挑選銀輔幣時要掌握這樣一個原則:即情愿多花幾元錢也要挑品相最好的購進。尤其對那些量多價低的低檔銀輔幣來說,品相太差也就失去了收藏意義,除非是存世量極少的稀世珍品可例外,品相的優劣是決定銀輔幣能否增值的關鍵。 |
上一篇:三“陽”開泰 國盛民樂 |
下一篇:關注鏤空雙龍紋飾花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