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錢“鵲橋相會”在七夕 |
發布日期:07-08-01 08:32: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中國商報 王紀民 筆者集藏一枚大型花錢,外徑6厘米、厚0.22厘米、重39克。青銅質,黑漆古傳世品,包漿老舊,磨損自然,錢文為直讀“鵲橋相會”,深峻清晰,楷體剛勁有力。地張平整,上有陰刻花草;背圖為一條天河橫亙天際,牛郎與織女相擁而泣,牛郎的身后還躲著一個孩子,在波濤洶涌的天河上,一群喜鵲在牛郎織女的腳下搭起了一座渡橋,人物圖案和正背外廓均用手工雕刻,形象生動傳神,是一件精美的藝術作品,應為明時所鑄,較為少見。 宋朝洪遵的《錢志》上記載一錢,描述的圖案為牛郎與織女作相對狀,上有花下有草,稱為“渡錢”或“七夕錢”,明萬歷年間,徐象梅曾據宋洪遵所述的“七夕錢”補圖,未知此錢是否就是徐象梅所補之圖作,但在當今泉著中未見任何“七夕錢”的拓本。 “七夕錢”描繪了一個古老而動人的愛情故事。據載,西周時期就發現了銀河北濱的三顆星辰(西稱天琴座D星),從早到晚要七次更換位置,其規律如織布的杼軸,因此稱這顆星為織女星;“牽牛”則是與“織女”隔著銀河遙遙相對的一顆星(西稱天鷹座D星),早在戰國時期就有了兩星的神話故事,自漢以降就逐漸演變為人性化的“鵲橋相會”傳說。 相傳織女為玉帝的孫女,下凡與牛郎喜結良緣,男耕女織,互敬互愛,生下一男一女。玉帝聞知織女下凡,勃然大怒。七月初七,王母奉命帶著天兵天將,捉了織女離去。悲痛欲絕的牛郎在老牛的幫助下,用篦筐挑著兒女追了上去,王母用金簪一劃,牛郎的腳下立刻出現了波濤洶涌的天河,肝腸寸斷的牛郎和織女,隔著天河,遙遙對泣,他們的忠貞愛情感動了喜鵲,霎時,無數喜鵲飛向天河,搭起了一座鵲橋,牛郎與織女母子在鵲橋上相會了。王母無奈,只得允許牛郎與織女每年七月初七在橋上相會一次。 這個故事千古相傳,家喻戶曉,深得人心,歷代文人賦詩填詞,其中最著名的當推宋代大詞家秦觀所作的《鵲橋仙》:“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如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每年七月初七,姑娘們仰望夜空,尋找兩星,祈求上蒼賜予她們美滿幸福的愛情和婚姻,同時向織女乞求女紅技巧,于是便形成了“七夕節”,又稱“乞巧節”。“七夕節”就成為歌頌愛情,充滿浪漫色彩的中國傳統情人節。 |
上一篇:[轉帖]錢幣市場大有可為 珍品價格動輒就是上百萬 |
下一篇:戰國時期的圜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