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廣州日報
![](http://www.ce.cn/kjwh/scpm/sctd/200707/21/W020070721360179986983.jpg)
![](http://www.ce.cn/kjwh/scpm/sctd/200707/21/W020070721360180147863.jpg)
讀者阿文提供的兩枚祖?zhèn)縻y元
![](http://www.ce.cn/kjwh/scpm/sctd/200707/21/W020070721360180261388.jpg)
讀者阿文提供的兩枚祖?zhèn)縻y元
廣東省博物館林亞興老師作答
讀者:我在十幾年前收到一枚外國銀質(zhì)錢幣,最近看到貴報經(jīng)常報道關(guān)于錢幣的價值,希望請專家?guī)兔﹁b定。
林亞興老師:從照片上判斷,該枚外國錢幣并非銀制品,而是用鉛仿造的贗品,而且錢幣邊緣的銹跡有明顯人工做舊的感覺,顯得不自然。作為贗品自然沒有價值。
讀者:我收集這幾枚古幣已30多年,但不知道價值多少,兩個貨泉連錢是什么年代的?“玖錢”是不是錢幣?請專家?guī)臀诣b定一下。
林亞興老師:從照片(見上圖)判斷,銅錢是仿古贗品,首先從制作工藝來看,具有很明顯的做舊仿古痕跡;其次,錢幣上氧化生銹的痕跡非常不自然,顯然是人工氧化作假。
從照片上看這枚長方形的“玖錢”錢幣,從包槳和制作工藝上來看應(yīng)該是一枚稱重砝碼,具體年代難以判斷,由于這種砝碼市面上較為少見,因此難以判斷其價值。
另外,這枚聯(lián)體銅錢應(yīng)該也是現(xiàn)代做舊造假的,因為其工藝和氧化都顯得很不自然,而且銅錢造幣史上很少出現(xiàn)兩枚連鑄的情況。
![](http://www.ce.cn/kjwh/scpm/sctd/200707/21/W020070721360180418213.jpg)
順德的讀者提供的6枚古錢幣
讀者:我是順德的讀者,想請博物館的專家鑒定一下我收藏的6枚古錢幣,并判斷市場價值。
林亞興老師:從照片上看,“永通貨泉”和“天德重寶”這兩枚銅錢均是現(xiàn)代仿造的,具有很明顯的瑕疵:首先是制作工藝非常粗糙,沒有真品的規(guī)范工整;其次錢文(銅錢文字)與真品也不相同,真品錢文流暢精美,而這兩枚錢幣的錢文則較為呆板,以“永通貨泉”這枚錢幣為例,該幣錢文是篆體書寫,但“通”字書寫與真品具有很大的不同,顯然是人工模仿造假的;最后,這兩枚錢幣的氧化生銹痕跡非常不自然,顯然是人工氧化做舊的。由于是現(xiàn)代仿品,因此基本就沒什么價值可言。
“永通貨泉”和“天德重寶”均是五代十國的錢幣,目前市面上流存量非常少,如果是真品的話,價值應(yīng)該是相當(dāng)之高的。
通過觀察照片判斷,“大安元寶”這枚銅錢并非真品。因為這枚錢幣的制作工藝非常差,粗糙不規(guī)整,雖然遼代“大安元寶”的造幣工藝也不太高,但這枚錢幣的工藝顯得更差。況且即使是真品,由于留存量較多,價值也不是太高。
另外,“正隆元寶”、“唐國通寶”和“開元通寶”這3枚錢幣均是真品,分別是金代、南唐(五代十國)和唐代的錢幣。由于當(dāng)時造幣數(shù)量巨大,因此這3枚錢幣較為常見,目前市場上的流通量也大。按市場行情估計,“正隆元寶”和“唐國通寶”的市價約是8~10元,而“開元通寶”價格更低,約2~3元/枚。
讀者阿文:請專家鑒定一下兩枚祖?zhèn)縻y元(一枚是一元銀元,另一枚是民國開國紀(jì)念幣)的價值和收藏意義。
林亞興老師:由于拍攝的照片不是很清晰,單從照片上觀察并不能判定這兩枚錢幣的材質(zhì),因為很多金屬的顏色光澤都非常相近,暫時不知是不是用鉛和鎳造假的,因此通過照片很難判定這兩枚銀元的真假。即使是真品,由于年代很近,傳世量很大,價值不是太高,估計在100元/枚左右。
![](http://www.ce.cn/kjwh/scpm/sctd/200707/21/W020070721360180572296.jpg)
花都聶先生提供的清末民初銅幣
花都讀者聶先生:我家里有一批祖?zhèn)鞯那迥┟癯醯你~幣,并附錄一個清單,想通過貴報請專家鑒定一下市場價值和收藏意義。
林亞興老師:這一批銅錢造幣規(guī)整、氧化生銹自然、錢文規(guī)范,而且銅錢造假本身就很少(因為無利可圖),因此基本可以斷定這些清末民初的銅幣均為真品,但由于年代不長,流通量巨大,傳世很多,因此價值就相當(dāng)?shù)停蟾旁?~10元/枚。
通過閱讀隨信附錄清單,林老師認(rèn)為“光緒元寶湖南省造(背面麒麟圖)”這枚銅幣的價值相對較高。從現(xiàn)時流存的銅幣來看,以動物造型作為背面圖案的銅錢相對較少,而且這枚銅錢又是地方發(fā)行(湖南省),估計存世量不會很多,因此價格也相對較高,市價應(yīng)該在200元~400元。
![](http://www.ce.cn/kjwh/scpm/sctd/200707/21/W020070721360180741829.jpg)
讀者提供的粉彩花口花碟盤照片
![](http://www.ce.cn/kjwh/scpm/sctd/200707/21/W020070721360180855099.jpg)
讀者提供的粉彩花口花碟盤照片
廣東省博物館孔粵華老師作答
讀者:請幫我鑒定這個盤子,是不是嘉慶年間的東西?
孔粵華老師:該瓷盤可稱為“粉彩花口花蝶盤”,從照片判斷應(yīng)是嘉慶年間的器物。該粉彩花口花蝶盤花卉圖案繁密,以紅、黃、綠、白等色彩畫成不同形式的花朵,頗為精致。底款為“大清嘉慶年制”六字篆書圖章款,書寫規(guī)整。該盤雖然不是名貴器物,但也頗為凈雅,有一定的收藏價值。
![](http://www.ce.cn/kjwh/scpm/sctd/200707/21/W020070721360180855099.jpg)
讀者提供的粉彩花口花碟盤照片
廣東省博物館孔粵華老師作答
讀者:請幫我鑒定這個盤子,是不是嘉慶年間的東西?
孔粵華老師:該瓷盤可稱為“粉彩花口花蝶盤”,從照片判斷應(yīng)是嘉慶年間的器物。該粉彩花口花蝶盤花卉圖案繁密,以紅、黃、綠、白等色彩畫成不同形式的花朵,頗為精致。底款為“大清嘉慶年制”六字篆書圖章款,書寫規(guī)整。該盤雖然不是名貴器物,但也頗為凈雅,有一定的收藏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