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錢大泉五十:合久必分 誰知通脹苦

        16-10-22 19:48:22 中國集幣在線 發表評論

        都說生子當如孫仲謀,但在貨幣方面,他真的不太在行。
         都說生子當如孫仲謀,但在貨幣方面,他真的不太在行。
         

          西漢末年,外戚王莽篡位,建立新朝,他發明了一種“大泉五十”錢,也就是說面值等于50枚五銖錢。其實“大泉五十”的重量只有12銖左右,相當于2.5枚五銖錢。

          和王莽其他方面的改制一樣,“大泉五十”也宣告失敗。到了三國時代,由于中原飽經戰亂,國內經濟遭到嚴重破壞,有的地方甚至倒退到以物換物的狀態。

          在這種背景下,建都南京的孫吳政權為了重振經濟,以王莽的“大泉五十”為藍本,鑄行了一系列“吳大泉”。

          只是在助長貨幣面值混亂上,吳大泉與王莽的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南 京出版社《六朝經濟》一書介紹,吳嘉禾五年(236年),鑄行“大泉五百”,此錢直徑一寸三分,重約12株,面值上卻說,1枚等于500枚五銖錢,此后竟然還越鑄越輕。吳赤烏元年之后,又相繼鑄造了大泉當千、大泉二千、大泉五千,但每一枚的重量無甚多增加,面值卻接連翻倍,可見彼時通脹之嚴重。

          《六朝經濟》一書介紹,正是因為面值與重量成色嚴重脫離,這一系列“吳大泉”頒布后,遭到普遍的反對,不久即被廢止,回收重鑄。

          揚子晚報 記者 張可

        更多郵幣卡資訊、行情!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集幣在線官方微信(jibizx)。
        中國集幣在線

        延伸閱讀

        分享到:

        交易頻道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11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