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價無市袁大頭昂首發飆 |
發布日期:11-04-15 17:20:00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投資與理財 作者:尚曉娟 |
版是為了紀念袁世凱銀元刻模的雕刻專家魯爾治•喬治,在袁像右側刻有此人的拉丁簽名“L•GioRGi”。它由天津造幣廠試鑄,并未流通,發行量不過百枚,5年前估價就在數萬元人民幣,如今只能在拍賣會上見到。 銀價未來被看好,“袁大頭”可長期持有 據了解,一枚“袁大頭”的標準重量均為七錢二分,成色為89%(即含銀89%、銅11%)。目前現貨白銀每克折合7.9元,其原料銀就折合186元人民幣。“袁大頭”集收藏價值與金融價格于一身,這也是它之所以如此受追捧的原因。 在眾多的老銀元當中,“袁大頭”是民眾收藏基礎最好的品種,盡管價格被看好,但向來是以慢熱著稱。退休在家的張大爺從上世紀80年代起就開始玩“袁大頭”,沒事就到錢幣市場轉轉,看好了就買上兩塊,至今已收藏了近50枚“袁大頭”,價值已達數萬元。他很感慨:“這么多年,‘袁大頭’的價格就沒怎么跌過,但從去年開始漲得這么瘋,還是沒想到。” 自2010年8月以來,白銀價格就一路高歌猛進,以“袁大頭”為代表的老銀元也沒閑著。 據學者宋鴻兵分析,白銀價格上漲最主要的動力源于供求關系的不平衡。歷史上,金與銀之間的比價固定為16:1,而目前金銀比價約為40:1。據稱,2010年全球白銀存量僅有3萬噸,而黃金存量接近16萬噸,也就是市場上的白銀比黃金要少得多。 高賽爾金銀首席分析師王瑞雷表示,“袁大頭”的價格短期內看,確實沖得有點急,但長期看還是值得投資。建議投資者逢銀價回調時介入,做好中長期投資的準備。 小鏈接:三招鑒別真假“袁大頭” 購買“袁大頭”時一定要謹慎驗貨,以免充當“冤大頭”,專業藏家鑒別“袁大頭”主要有三招: 第一招是“吹” 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袁大頭”的正中心,吹銀幣邊緣,真幣的尾音悠長而清亮,而假幣幾乎沒有響聲,且聲音尖長。 第二招是“稱” “袁大頭”真幣重量一般在26克左右,文圖精確且包漿自然。而“袁大頭”假幣要么因為含銀量偏少而分量不足,要么因為摻有其他材質而超重。 第三招是用化學方法檢驗 在“袁大頭”真幣上沒有圖案的地方,點一小滴硝酸。然后用布擦去化學反應沉淀物,仍然會看到銀白色的表面。而“袁大頭”假幣與硝酸反應后,會生成其他顏色的沉淀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