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籌幣
特殊材質錢幣
索馬里亞彩色幣
收藏的背后是心酸
和許多“專一”的錢幣藏家不同,貴陽市民趙孟然的錢幣收藏不分國家、不分年代、不分材質,只要屬于這個范疇,他就統統“一網打盡”。
在趙孟然小時候,他的父親從伊拉克給他帶回了些錢幣,自此以后,他就對此產生了濃厚興趣。從12歲第一次收藏錢幣開始,算起來,至今也有30多年了,趙孟然對錢幣的愛依舊有增無減。30多年間,他跑遍了全球38個國家,每到一處,錢幣交易場所都成了他必游的景點。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執著,他的藏品內容之廣、數量之多令人嘆為觀止。
本以為收藏是件樂事,但趙孟然卻說,收藏是心酸的。早期的時候,他賺到的錢,除了日常生活的開銷之外,基本都花在了錢幣上。為了收藏,他的口袋里面常常“陰風慘慘”。
趙孟然說,那個時候,父母給他讓幫買東西的錢,或者妻子給他讓交電費的錢,他都會鬼使神差地拿去買錢幣。最窘迫的時候,在買完錢幣后給孩子交幼兒園的費用都沒有了。因為這些,他與妻子也常常產生矛盾。“為了收藏,我付出了很多,特別是有時候家人不理解時,很心酸。”
好在,趙孟然如今的收藏理智了不少,不再會傾其所有去買錢幣。而他的妻子也漸漸發現,這些“破銅爛鐵”讓丈夫的知識越來越豐富、談吐越來越儒雅,也讓自己獲益良多,也就開始慢慢理解他了。
各式“袁大頭”
收藏的部分紙幣
先秦貨幣
重心偏向貴州古錢幣
參觀趙孟然的藏品,就好像在漫漫歷史長河中進行一場精彩的時空旅行。途中,你能看到一個時代的沉浮、一個國家的興衰、一個地域的文化。從商朝的魚幣、戰國的金貝陶貝、齊國的刀幣、宋朝的靖康元寶、民國的竹籌到索馬里亞的彩色幣、俄羅斯的奧運幣、庫克島的水晶幣、英國維多利亞女王頭像幣……每一件都是一個故事。相信也很難再找到另外一樣藏品能蘊含如此廣博的信息了。
雖說趙孟然的收藏種類沒有固定,但這些年來,他將重心漸漸集中在了貴州錢幣上,因為作為貴州藏幣人,他對貴州的錢幣帶著特殊的感情,自然吸引力就更大。其次,貴州的古錢幣從光緒十四年開始算,大約只有6個品種,相對集中一些。此外,貴州錢幣商品化很強,也適宜收藏。
據趙孟然介紹,目前了解的貴州錢幣多數是從光緒十四年后開始的,光緒十四年鑄造的“黔寶”算是正式推開了貴州錢幣的大門。由于當時貴州經濟落后,鑄銀原材料也奇缺,因此鑄量不多,加上貴州少數民族較多,喜歡用銀飾,其原料也多來自流通中的銀元,不少“黔寶”銀餅被熔化制成銀飾,本來開鑄量就不多的“黔寶”銀餅就顯得更稀罕,存世量屈指可數,這也使它成為中國歷史上十大珍品錢幣之一。
除了黔寶銀餅之外,竹子幣和汽車幣也頗為珍貴。竹子幣是民國38年鑄造的,一面是甲秀樓的圖案,另一面是三根竹子。之所以用竹子做圖案,是因為在元代時,貴州也被稱為金竹府。多年前,趙孟然在天橋上花了2年的積蓄買到一枚竹子幣,可惜后來被偷走了,如今他正在尋覓第二枚。趙孟然說,這枚錢幣如今的價值已在30萬以上了。
汽車幣是當年貴州省政府主席周西成在1928年命貴州造幣廠鑄造的。幣面上的汽車圖案是為了紀念貴州的第一輛汽車設計的。據趙孟然說,一直以來這輛汽車都被誤以為是福特車,但經過多方史料查證,其實應為雪佛蘭轎車。銀幣上汽車圖案的下方有一些野草,草內用暗記寫下了“西成”二字,若不仔細辨認,實在很容易忽略。
貴州銅元算是貴州幾個幣種中流通量比較大的了,趙孟然大膽估計,目前在世界上擁有貴州銅元最多的人應該就是他了,如今已有100多枚。貴州銅元算是中國最后的銅幣,加上發行量也只有20萬枚,所以相當珍稀。為了搜尋貴州銅元,趙孟然也算是跑遍了全中國。
貴州的銻幣也值得一提,以全銻來做的錢幣,在中國乃至世界鑄幣史上都是獨一無二的。總發行量50萬枚,因幣材特殊,鑄造量少,流通面窄,存世稀少等,成為幣中珍品。
錢幣收藏能修身養性
說到錢幣收藏的樂趣,趙孟然說,最開始的時候,為了知識的不斷擴展,會越來越“貪婪”。如果別人的手里面有你沒有的東西,就想要“找”到手。慢慢地,他才回歸收藏的本味,按照自己的能力來收藏喜歡的品種。為了收藏錢幣,他現在在學習許多國家與錢幣有關的語言,包括德語、法語、沙特語等等,這本身就是一種樂趣。
趙孟然說,自己收藏錢幣最大的目的就是了解錢幣背后的文化和故事。他在收藏中得到了提高。以前是個很浮躁的人,對許多東西的認識也很模糊,現在沉穩了不少。充實自己的人生,總比在吃喝玩樂中荒廢度過要好得多。目前,趙孟然已經步入歸納總結階段,他希望年底能把貴州的東西先整出來,出一本關于《貴州錢幣簡史》的書。
來源:貴州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