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了多年的錢幣市場近一兩年里開始火爆,流通紀念幣,第二、第三套人民幣和現代金銀紀念幣等板塊輪番上漲。
近代銀幣的價格長期以來一直都很平穩,從上世紀90年代初起,普通版川洋、船洋等低檔銀元價格就長期在50至60元左右徘徊。去年以來,隨著收藏投資熱的不斷升溫,銀元價格日益走俏一路上揚。尤其是珍品銀元,在藏品交易市場上表現異常活躍。多年的盤整走勢造就了近代銀幣的底部基礎非常扎實。
銀幣日漸受青睞
我國近代銀幣之所以能在沉寂很多年后脫穎而出,一個很大原因在于,近代銀幣是由貴金屬或白銀合金鑄造,材質珍貴,它代表了一個時期的貨幣文化,因而具有很高的藝術觀賞價值和文物價值,同時具有一定的保值和升值功能,且近年來國際市場上白銀價格也持續上漲,使其具備了較高的保值和升值功能。
據了解,銀幣制作量比古錢和民國紙幣少得多,當年的擁有者大多為官宦商賈,本不普及,加上清末、民國時期戰亂連連,尋常人家中已不多見,況且解放初期大量兌換,加上歷次政治運動的“洗禮”,使銀幣的損耗極大,特別是一些較珍貴的銀幣品種存世量已很少,現散落在民間的數量十分有限,從而增加了近代銀幣相當高的附加值。近代銀幣曾在民間廣泛使用,其知名度高,成本低,婚嫁、造房、禮儀等民俗中常用,其需求已遠遠超出了純收藏范圍。
近年來,古錢幣市價也一直穩步上揚,據記者調查了解到,銀元袁大頭去年春節前為120元,現在市價已經在130元以上。目前而言,銀元(機制幣)升值空間最為穩定。眼下,銀元中,江南龍洋、袁大頭和孫中山開國紀念幣投資中短線機會大一些。
以“袁大頭”為例,不論什么版別,同比兩年前價格都上漲了一倍。往年到了中下旬,是古錢幣投資淡季,價格呈下降趨勢。但去年由于收藏潮的升溫,淡季不淡,古錢幣中的熱門品種仍穩步上漲,如銀元袁大頭、孫中山開國紀念幣、江南系列幣等熱門品種在“淡季”的保守上漲幅度達5%—10%。
持幣者勿輕易出手
近代銀幣已在底部區域盤整了多年,很多普品的售價并不高,在2005年底一枚品相上好的民國3年鑄造的銀幣僅賣五六十元,一枚民國18年鑄造的“孫中山像貳毫銀輔幣”還不到10元錢,該價格比一枚普通的流通金屬紀念幣售價還低,從而具備了很高的升值空間。
近代銀幣雖然近幾年漲幅較大,但作為一種問世已近百年的錢幣板塊,目前其價格總體來說仍不算高,不少低檔銀毫子的價格甚至比一些發行量巨大的流通紀念幣還要低。因此,在近年來全國各地舉辦的各種錢幣拍賣會上,不少珍稀銀幣品種被錢幣收藏家熱烈追捧,拍賣價格屢創新高。
1998年上海首屆近代銀幣拍賣會上,一枚1929年發行的“孫中山正面像地球雙旗圖銀元”,竟以50萬元的高價成交。1999年4月份舉辦的上海市第五屆錢幣拍賣會上,一枚品相很好、存世極少的“民國21年金本位半元銀幣”被浙江一位收藏家以30.8萬元買入,一枚“廣東省造反版光緒元寶壹元老版銀幣”以12.5萬元成交。2004年11月9日,一枚“安徽省造光緒23年庫平三錢六分銀幣”樣幣,被一位美國買家以50萬元拍走,創造了國內錢幣藏品在線拍賣新高。
專業人士紛紛建議,手中若持有近代銀幣的集幣愛好者在目前這樣的上升行情中千萬不要輕易出手。
巧辨藏品“貓膩”
近日,記者走訪了江蘇幾家古錢幣市常一位錢幣收藏者佟小新告訴記者:“真正的中國古銀幣‘體重’一般在二十五六克左右,但偽造品就比較輕,一般在20克左右。”。隨后,他拿出一臺小電子秤,以記者在市場上挑選的“光緒元寶”樣品為例進行了對比檢測。
結果,這枚“光緒元寶”只重20.22克,他告訴記者,一枚正品銀質“光緒元寶”,重量為26.67克。
據佟小新透露,造成偽造銀幣較輕的原因是“銀幣”不是純銀的,或者根本不是銀的。當然,光從銀幣的重量還不一定能確定其真假,因為現在有的“銀幣”以銅替銀,重量可以達到26克,這時,收藏愛好者應通過聽、看、摸以及成分鑒定等方式予以確認。在外觀方面,偽造品不圓潤,粗糙;正品則圓潤,手感細膩,銀幣中心位置的圖案不會高于邊緣。
那么,偽造古錢幣到底有哪些伎倆?一位錢幣收藏行家向記者透露,以近代銀幣“袁大頭”為例,目前市場上就有3種版本:一是純銀制作,價值較高;二是銅板制作的偽造品,表面鍍了一層銀,單價為30元到50元之間;三是用鉛等雜質金屬制作的偽造品,表面所鍍的物質為鋅,其單價僅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