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稿刊載于《錢幣》報2009年7月上旬,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于《錢幣》報,轉載于中國集幣在線(http://www.ccbczpx.com/),謝謝!
中國人民銀行于2009年6月10日發行了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金銀紀念幣(第1組)一套,其中包括一盎司銀幣(兩枚)。筆者試從“題材強、設計美、存量適中”的原則來淺要分析下該套銀幣的市場走勢。
題材強,世博會題材是繼奧運后的又一世界性題材
世界博覽會簡稱世博會,是一項擁有世界級影響力和悠久歷史的國際性博覽活動。世博會是薈萃科學技術與產業技術的展覽會,自1851年首次舉辦以來,已經歷了百余年的歷史,并成為繼奧運會后又一個世界級盛會。由于近些年來錢幣文化的市場特性和受眾基礎,越來越與“會展文化”結緣,世博會題材紀念幣將成為世博會主題概念廣泛傳播的重要通道之一。而世博會第一組紀念幣是世博題材的龍頭品種,它的市場表現將直接決定世博題材貴金屬收藏品的整體市場定位,因此這套銀幣具有很強的成長性。
設計美,創意、鑄造、構圖都體現出高超水準
唯美,是藝術品的生命力所在,也是收藏的原動力。在金銀紀念幣市場中,具有視覺沖擊力與鑒賞性的品種總是分外搶眼的。世博會第一組銀幣以上海世博會為題材,設計上則融入了世博會吉祥物“海寶”、會徽、分別代表鄉村的蒲公英和代表城市的城市細胞等眾多元素,既充分表達了世博會“理解、溝通、歡聚、合作”的理念,又體現了世博會以人為本、歷史悠久、匯聚交流等眾多意象;同時,充滿想象力的城市與鄉村場景,也體現了探索人類生活新模式的意涵,生動表達了人類追求美好和諧新生活的愿望。這套紀念銀幣在雕刻過程中,既掌握了整體布局的合理性,體現了世博會作為國際盛會的大氣,也注意細節的把握。例如,蒲公英采用幾何造型,構圖別出心裁。城市生活場景設計為“城市細胞”狀的組合圖案,造型獨特,構思精巧,富有深刻的內涵,取得了相當特殊的藝術效果。
存量適中,發行量適合戰略資金運作
7萬枚的發行量對于一盎司銀幣來說,發行量并不算少,但考慮到其題材具有很大的優勢,市場形象非常好,這個量具有很大的操作空間。尤其它是世博板塊的第一套紀念銀幣,包括多方面需求,這其中既有集藏愛好者,有商家出于迎接世博會制作禮品的需要,也有包括銀行、政府機關在內的機構禮儀消費需求,還有投資者以及看準世博行情的戰略建倉者。可以預見,在市場形象、號召力、題材、畫面觀賞性、市場運作習慣等種種利好因素的帶動下,世博會第一組銀幣進入10月-12月禮品季后的市場存量會大大削減,更有利于市場行情的拉動。
對于想要參與世博行情的投資者來說,世博會第一組銀幣是一個必選的品種。但需要注意的是幣市周期性特征十分明顯,暑期一般是周期性的市場低點,投資者應該把握這個建倉機會。
供稿:金秋商貿(北京)投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