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工地挖出5噸宋錢 專家疑有錢庫 |
發布日期:09-09-09 10:23:01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青島早報 作者: |
前晚7時30分,在膠州市常州路一建筑工地上,施工工人意外挖出大量粘合在一起的古鐵錢和一些瓷罐。昨天,膠州市文物專家告訴記者,經勘查這些錢幣屬于北宋時期,初步估計重約5噸。目前膠州當地文物部門已經將現場保護起來,兩天內將實施保護發掘。 發現:工地上挖出5噸古鐵錢 “工地上挖出了不少古錢幣,現在文物部門已經將現場保護了起來。”昨天,膠州市民高先生告訴記者,前天晚上7時許,他在位于膠州常州路一建筑工地上施工,隨著挖掘機不斷地深挖,突然一些瓷罐和一塊塊粘結在一起的“鐵塊”顯現了出來,仔細一看,原來這些“鐵塊”是由眾多生銹鐵錢組成,為了保護文物不被破壞,他立即與當地文物部門取得了聯系。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現場看到,當地文物部門已對現場進行了保護,現場共有四五塊由生銹鐵錢組成的“鐵塊”還埋藏在土中。記者注意到,大部分鐵錢生銹嚴重,已經看不清上面的字跡,只能看出鐵錢圓形輪廓。文物工作者告訴記者,這些鐵錢初步估計重量在5噸左右。 推測:工地下藏著北宋“錢庫” 文物工作者說,膠州市在北宋時期,被稱作密州板橋鎮,因瀕臨唐家灣海口(今膠州灣),成為當時宋代重要的港口,經濟已非常繁榮,所以北宋朝廷在此地建立了市舶司,抽取貿易關稅。在北宋時期,北宋和遼、金兩國常年戰火不斷,加之銅相當匱乏。當時北宋宰相蔡京,力推用鐵鑄造錢幣,而金國則大量回收鐵錢,進行回收冶煉后用于制作兵器攻打北宋。北宋的朝廷上下則上書宋徽宗取消用鐵制造錢幣,宋徽宗采納了大臣們的意見,便在各個市舶司建立“錢庫”開始回收鐵錢,然后加入錫和鉛重新制造錢幣。“這個發現鐵錢的工地就是當時市舶司的遺址,所以不排除地底下仍埋有“錢庫”可能性。”文物工作者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