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2年11月24日于香港舉行的邦瀚斯“中國古董瓷器和工藝精品”拍賣會上,寧波企業家、資深藏家“鴿子”以340萬港幣拍得一枚民國十六年發行的張作霖金幣,加上拍賣傭金的話,最終的成交價格近340萬人民幣。
據了解,同樣的金幣曾在四年前被當作孤品拍賣,目前這樣的金幣在市面上流傳僅剩兩枚。其中一枚張作霖金幣于2008年在香港首次露面,該由NGC鑒定品相為64級高分的張作霖金幣在錢幣拍賣會上一亮相就被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收藏人士以52.6萬美元的價格收入囊中,按當時的匯率計算約為387萬港幣,創下了當時的中國近代機制幣的最高拍賣紀錄。這次由寧波資深藏家“鴿子”拍得的張作霖金幣的品相更好,且由‘老幣行家’之稱的美國PCGS錢幣鑒定評級公司評定為金盾64+高分,并經張作霖曾孫女親自送拍。


“鴿子”在接受《錢幣》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因這枚張作霖金幣是張作霖曾孫女送拍,因此它的出身更令人放心。在談到這枚張作霖金幣在港拍賣時的經過時,“鴿子”表示:這枚張作霖金幣的起拍價是130萬港幣,加價幅度是10萬港幣。前幾輪現場的競價如預計般異常激烈,但當拍品價格達到200萬港幣時,加價幅度變成了20萬港幣,此時現場的競價聲減少了很多。于是,自己開始參與了進去,當現場電話委托的工作人員代“鴿子”叫到280萬港幣時,現場似乎只剩下了一位競價者。沉默幾秒鐘之后,深感吃力的競價對手要求將加價幅度減小到10萬港幣,在征得邦瀚斯拍賣師同意后叫價了290萬港幣。隨后,“鴿子”應價到了300萬港幣。對方再次出價到了310萬港幣,“鴿子”再次出價到了320萬港幣。此時,對方明顯猶豫了,思考再三后出價到了330萬港幣。此時,內心同樣非常忐忑,且深感已超出心理預期的“鴿子”則在朋友的鼓動下咬牙應價到了340萬港幣。這時,邦瀚斯的現場電話委托工作人員貼著話筒對“鴿子”說:“基本有戲了,他已經搖頭了”。最后,在邦瀚斯拍賣師再三追問下,對方終于表示放棄,電話中傳來了落槌的聲音。邦瀚斯現場電話委托的工作人員興奮的告訴“鴿子”:“恭喜您,是我們的了!”
鏈接:
該張作霖金幣的正面為張作霖戎裝像,背面則為龍鳳圖,并刻有“伍拾圓”及“中華民國十六年”字樣。金幣表面光亮、反差明顯,邊緣線狀紋路清晰。正面人像右方有三粒幣模不規則所形成之“痱子”,可用于判辨真偽。另右臉頰上有微小刮痕,八字胡及外圍反面十點方向有若干金屬色斑。放大后可見到正背兩面背景部分有若干鑄造模具所產生之縱向拋光線。(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