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北魏節閔帝元恭墓現洛陽:出土拜占庭金幣 |
發布日期:13-10-28 10:01:59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洛陽日報 作者:記者 姜春暉/文 魯博/圖 |
力證。
4 推測
根據墓葬的形制和規模,
墓主人應為北魏節閔帝元恭 從目前的考古資料來看,北魏時期帝陵以外的墓葬規模以四五平方米居多,墓道寬度多為1米至1.5米,元乂墓和元懌墓的墓室雖然稍大,但在總體規模上與帝陵仍有較大差距。 由于該座北魏大墓位于邙山北魏帝陵區,且其復原形制同宣武帝景陵基本相同,規模也比較接近。因此,它應是一座帝陵級別的墓葬。 那么,這座墓葬的主人是誰呢?“由于在發掘中沒有找到文字性的文物,文獻也沒有相關記載,對墓主人身份的確定比較困難,但經反復查證和比較,這座墓葬的主人應為北魏節閔帝元恭。”劉斌說。 劉斌分析,北魏遷都洛陽后,葬于或死于洛陽的皇帝共有6位。其中,孝文帝長陵、宣武帝景陵、孝明帝定陵、孝莊帝靜陵這四座帝陵的位置已經相對明確。只有長廣王元曄和節閔帝元恭的葬處不明。 “由于該墓葬規模較大,建造時間應該比較長,且墓壁還有坍塌后修補的痕跡,墓葬應為事先預置。”劉斌說,元曄在位時間極短,不可能有足夠時間預先建造墓葬,基本可以將其排除,只有節閔帝元恭有此可能。 5 保護
墓葬在墓主人下葬后不久遭到嚴重破壞;
為保護該墓葬,將進行保護性回填 該墓葬與預置時相比,規模明顯縮小,中間的空隙用夯土填埋。“這說明在墓主人下葬時,對墓葬的形制和規模進行了‘減制’處理。”劉斌說。 考古工作者還在墓室柱洞上部的填土中發現厚度約0.15米的擾亂土,包含壁畫殘塊、青磚碎塊、碎陶片等,這說明墓葬在塌毀之前其底部的鋪地石已經被揭取一空,顯然是遭到了大規模破壞。另外,在墓道的壁樁中未發現木灰痕跡,說明所用的木柱應該在未腐朽時已被取走。 僅憑打幾個盜洞,顯然不可能對墓葬造成如此嚴重的破壞。因此,最大的可能是遭到了“報復性”破壞,但這一猜測還有待進一步考證。 劉斌表示,考慮到這座墓葬的重要性,他們已初步制訂了保護方案,即通過特殊技術進行保護性回填。 相關鏈接 北魏節閔帝元恭 北魏節閔帝元恭(公元498年―532年),南北朝時期北魏的皇帝,廣陵王元羽之子。 元恭在被爾朱氏集團擁立為帝以前,裝聾作啞地度過了8年。據史料記載,公元530年,爾朱兆在廢掉元曄后想改立元恭為帝,但又擔心他真是啞巴,于是派人向元恭轉述他們的意圖。裝聾作啞多年的元恭聽說自己能當皇帝,大喜過望,巧借孔夫子的話說:“天何言哉!”次年,元恭被擁立為帝,爾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