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成:黃金價格保持堅挺根源僅是市場炒作 |
自從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唯一保持堅挺的投資品就是黃金,而且非常多的分析師在預言黃金將暴漲。而筆者則不這樣認為。筆者此前曾預測:黃金將在4月跌破900美元,可能的位置是750~600美元。 黃金在經濟中的實際運用是不斷減少的,一是價格太貴,二是替代品層出不窮。 而其價格之所以保持堅挺,根源是市場炒作。 市場在炒作什么?惡性通貨膨脹、美元暴跌、世界貨幣體系崩潰、中國與美國因為外匯儲備大幅度貶值而翻臉、中國不得已將拋售美元買進黃金等,不一而足。 關于通貨膨脹尤其是惡性通貨膨脹的預期本身是最大的炒作。理論家們描述并渲染的最大理由就是:各國政府尤其是美國政府的緊急撥款必將形成現實購買力,刺激物價大漲。而美元信任危機將隨之到來,歐元、英鎊包括日元等都不能幸免。從數字上看,自危機開始以來,美國政府已經至少承諾了11萬億美元的緊急撥款和擔保(其中已經花掉了2萬多億美元)。這些錢如果全部流向消費品市場似乎很可怕。而筆者認為,現在最希望的就是有更多的錢流向實體經濟!這是政治家與經濟學家的最大區別。至于通貨膨脹,那是未來式,來一點點通貨膨脹正是饑渴人群等待的甘露。這就是全世界各國 “花錢救經濟”的出發點,可不是“飲鴆止渴”。對這一點的認識,經濟學家們顯然不如政治家,而市場的認識更晚。 目前世界各國最需要應對的是“去杠桿化”、“去庫存化”,包括“去套牢化”。 “去杠桿化”方面,全球投資者在過去幾年中做反了虛擬金融市場投資品的方向,現在價格仍然在約定價格目標的反向,或選擇強制性平倉,或選擇不斷地補倉。目前,大多數投資者仍然在選擇補倉。 在“去庫存化”方面,去年實體經濟過熱時,全球能源及資源類商品暴漲,非常多的企業高價儲備,以致在后來的暴跌中無法消化。比如中石油在高價位上買了不少原油,怎么消化?唯有維持高價,讓投資者給它們的失誤埋單。但全球其他國家可不能這樣辦,因為老百姓不買賬,而且還有一些沒有庫存的企業,可以低價供給,因此做反的企業只能苦熬,慢慢“去庫存”。這個過程可能需要幾年,因此全球能源及資源類商品還將維持供大于求的局面。這些大宗商品價格上不去,黃金怎么暴漲? 關于“去套牢化”,全球投資者在虛擬金融市場的暴跌過程中已經損失了大約50萬億美元的資產——包括被套的資產——這相當于全球一年的GDP。許多中產階級淪為赤貧,很多勞動者一生積蓄也在幾個月中化為泡影,當然有更多投資者的資產被深套在股市、外匯市場,甚至期貨中。這樣嚴重的資產損失,將極大地傷害大多數人的購買力和購買力預期。他們面臨的不是怎么擴大消費,而是攢錢,以應急需。可以預見,股市和虛擬金融市場的恢復需要漫長的時間,大多數人的購買力恢復也需要時間。想買黃金,也沒有錢。 更重要的是,全球嚴格的金融監管即將來臨?梢灶A見,像2008年以前那種瘋狂的市場炒作在今后兩年都不會發生,市場需要反復震蕩,包括黃金。 黃金至今堅挺的另外一個原因是緣于對美元的擔心,這種擔心逐漸演化為對整個國際貨幣體系,尤其是儲備貨幣體系的擔心。一個似乎非常有道理的觀點是:當全世界的貨幣都貶值以后,唯有黃金能夠保值。 黃金至今仍然徘徊在900美元左右的又一個現實原因是中國的態度。中國之所以提出“用SDR做世界貨幣的建議”,筆者以為,在于中國不僅對美元擔心,對所有西方貨幣也都擔心,當然對新興國家貨幣更擔心。但有一個極其現實的問題是,中國的貿易盈余還在增加,美國那邊也在催促中國多買一點美國國債;而中國國內很多經濟學家再三警告別買美元,別買歐元。 那么,這個龐大的外匯儲備資產買什么呢?似乎只有黃金和紙黃金——SDR也被稱為紙黃金。這正是國際炒家最希望看到的。近來,市場之所以在瘋狂炒作美元暴跌概念,炒作中國對美元的不信任等,始作俑者之一就是國際金融市場的黃金多頭。羅杰斯上周放言,美元將暴跌九成,就是他們的典型代表。試想,美元怎么可能暴跌九成? 中國央行也非常聰明。筆者認為,所謂“用SDR做世界貨幣的建議”僅僅是一次試探,希望美國自重,別亂來。 (作者系中國農業銀行總行大客戶部高級經濟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