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福州 葉偉奇
去年以來,《收藏快報》刊載介紹了一些出譜、少見的洪武通寶版別錢,令人眼界大開。新年假期閑來無事,清理自己的藏品,也發現了一枚比較少見的洪武小平背巨星紋錢(見圖)。現借貴刊一角介紹如下,以饗讀者。
洪武小平背巨星紋錢,面文“洪武通寶”楷書對讀,背穿右有一顆巨星圖案,為標準的圓星紋,直徑2.9毫米。面緣規整,緣寬1.1毫米;背緣位移,最寬3.1毫米,窄的僅0.8毫米。錢徑23毫米,穿寬5.8毫米,厚1.6毫米,重2.74克。
洪武通寶是明太祖朱元璋鑄造的年號錢。洪武元年(1368)開始,明太祖命京城工部寶源局及各省寶泉局鑄造洪武錢,至洪武二十六年(1393)因大明通行寶鈔流通受阻,為堅決實行紙幣制度再次禁止使用銅錢,停鑄洪武錢。洪武錢一直鑄造了20多年,成為明初鑄造量最大的錢幣。洪武錢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5等幣值,背有光背、記值、記重、記地等,版別繁多。還有少量鑄有星點月痕的洪武通寶錢。根據存世實物,洪武錢的星紋有鑄在錢幣正面的,如“通”下星、“寶”右星等;大部分星紋鑄在背面,如背穿上星,背穿左上星、背穿下星等,《收藏快報》還介紹過一枚背緣上星紋錢。但洪武通寶背穿右星似未見諸錢譜資料和泉刊報道,而且該錢背上的星為規則的巨星,非流銅所致,更具特色。
來源:收藏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