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歡逛舊貨市場,上個月的一個周末上午,在漳州舊貨市場的地攤上,見到一個農民拿一小袋宋錢出售,大約有2.5公斤,大部分銹結在一起,我用手掰,可以掰開,那農民見我感興趣,極力勸我買下,把價錢降至30元/公斤,付完款,我當眾將那些銹結成塊的古錢在地上磕開,全是普通政和、宣和、淳熙、宋元、太平、大觀等小平古錢。其中一枚大觀我覺得很特別,背面有云、山水,還有一株高聳入云的青松,青松下可清晰地看到一位詩人似在觀賞雨后天晴,似在行云流水的山川賞景,或在撥弦彈箏抒情(如圖)。
該錢外徑24毫米,穿徑6.5毫米,厚1.3毫米,重4.4克,青銅質。我從心底深處喜愛這枚花雕錢,閑時常拿出來把玩。一天,我讀到一首宋詞,是晏幾道著的《蝶戀花》一詞,忽然將詞的內容與我收藏的這枚花雕古錢聯系在一起。詞的內容是:“夢入江南煙水路,行盡江南,不與離人遇。睡里消魂無說處,覺來惆悵消魂誤,欲盡此情書尺素,浮雁沉魚,終了無憑據。卻倚緩弦歌別緒,斷腸移破秦箏柱”。詞的大意:夢中我到煙水茫茫的江南,走遍了山山水水始終找不到離別的人。夢里的悲傷無處訴說,醒來后備感惆悵。想寫封書信,但是雁在云天,魚沉水底,無從寄出。還是借彈箏來消除內心的愁苦吧,但彈遍箏弦,仍不免是令人斷腸的聲音。從這首詞的大意中,悟到詩人的悲傷愁苦。
綜觀古代的書畫作品大多出現在紙、瓷、陶、紫砂、木料、石器之上,把人物、山水刻琢在流通貨幣上十分少見,而出現在宋徽宗當政二十四年中鑄造的最具魅力的漂亮錢文上,更為難求。對這枚“雕花錢”精雕細琢,別出心裁地把詞與雕畫完美結合起來,并借彈箏撥弦描述出來,確實完美,令人感動。尤其是整首詞通過這枚簡潔流暢工麗精巧的“雕花錢”來表現,是不容易做到的,足見作者對這首宋詞的熱愛和仰慕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