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武將保江山(宋康年) |
發布日期:09-09-21 08:31:46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www.ccbczpx.com 作者:宋康年 |
本稿刊載于《錢幣》報2009年9月下旬,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于《錢幣》報,轉載于中國集幣在線(http://www.ccbczpx.com/),謝謝! ――“吳將孫武”及“蜀將馬超”馬錢賞析 馬錢,實屬花錢范疇,又稱打馬格錢。因其面文多以漢唐名將或以馬名為文,背面鋳有形態各異的馬形圖案,故名。據考證,它的發展歷史相當悠久,它始鑄于宋代,盛行于明清時期。傳說在宋、元時期馬錢還為博奕戲玩之物。《亊物紺珠》曾介紹說,銅錢為樣五十四枚上面刻鋳良馬及名將,布圖四面以打骰子打之,以決勝負等戲需玩法。馬錢多以方穿銅錢為本,繪刻書寫武將人名和馬形紋,其品類甚多,名稱繁雜,什么“秦將王猛”、“秦將白起”、“秦將散騎”、“燕將樂毅”、“趙騎特勒”、”趙將李牧”、“趙將亷頗”、“魏將吳起”、“漢將韓信”、“后漢耿弇”、“漢將彭越”、“蜀將武侯”、“蜀諸葛亮”、“將軍黃忠”、“唐將尉遲”等名將銘文,除此背面紋飾有八駿:即赤驥、盜驪、白義、踰輪、山子、渠黃、華騮、綠耳等,可謂異彩紛呈,不勝枚舉。其紋飾圖案,形象生動,神釆各異,古樸斑駁,妙趣橫生,堪稱為中華民族錢幣文化藝術中之一絕。 下面介紹兩枚馬錢,略作賞析,以期拋磚引玉。一枚為“吳將孫武”馬錢,青銅質地,包漿自然嫻熟,直徑3.6厘米,方孔園形,面文為“吳將孫武”四字、豎讀、楷書,書體蒼勁有力,背面飾有一武將手持鋼槍騎在馬上,那戰馬飛躍騰空,大有橫掃沙場之勢,,面文吳將孫武,是指春秋時杰出軍亊家孫武的故亊,孫武字長卿,齊國人,曾以《兵法》十三篇見吳王闔閭,被任為將,率吳軍西破楚國,北威齊、晉,主張改革圖強,認為當時晉國六卿所進行的土地制度改革,其中畝大而稅輕者可以成功。認為“兵者國之大亊”。提出“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注重了解情況,全面分析敵我眾寡、強弱、虛實、攻守、進退等矛盾雙方,通過對戰爭客觀規律的認識和掌握,以克敵制勝。還提出“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他的這些思想理論,具有豐富的樸素唯物主義和辯證法因素。則在當時是較難能可貴的。他著的《孫子兵法》,被認為是中國最早最杰出的兵書,一直為后人所推崇和借鑒。 另一枚“蜀將馬超”馬錢,青銅質地,包漿純熟,直徑2.8厘米,方孔園形,面文為“蜀將馬超”四字、豎讀、楷書,書體遒勁雋永,背面飾有一武將持槍騎在馬上,呈勇猛善戰、沖鋒在前之勢,面文蜀將馬超,指的是三國時蜀的武將馬超的故亊,馬超字孟起,東漢末隨父起兵,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攻曹操,在潼關被曹操所敗,還據涼州,后因率兵依附張魯,繼歸劉備,屢建奇功,蜀漢建立,任驃騎將軍,封犛鄉侯。 通過上面“吳將孫武”和“蜀將馬超”兩枚馬錢的介紹,不禁使我聯想起所有的武將馬錢,它們共同最大的特點,都是釆用我國歷史上的一些著名的軍亊人物題材作為銘文和紋飾來反映時代精神,從而使這些歷史上的著名軍事將領的形象,威風凜凜,栩栩如生,再現在人們面前,激勵后人,正如唐代詩人王昌齡《出塞》詩云;“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和唐詩人王維《老將行》詩云;“一身轉戰三千里,一劍曾當百萬師”。可想而知,一個有智有謀,勇敢善戰、善于用兵的軍事將領或作戰指揮員,在任何時侯,對于戰爭來說,都會起到關鍵作用。因此在欣賞這些有關武將銘文的馬錢時,從一個側面就能使我們清醒地認識到同樣在當今國防建設亊業中大力培奍高級作戰指揮員的工作,是多么迫切!多么重要!這難道不足以說明這些馬錢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教育意義?! 總之,上面這兩枚馬錢,武將英姿,戰馬雄風,充滿歷史氣息,栩栩如生的畫面,在花錢中甚為罕見,它打開了我塵封的心扉,使我想起了兒時讀歷史書上的-代又一代為國為民而馳騁彊場的武將們形象,猶如一幕幕電形閃爍著勝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