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造時間僅半年的永通泉貨 |
發布日期:10-11-05 08:26:13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收藏快報 作者: |
筆者所見這枚永通泉貨大錢(見圖),正面用隸書刊寫“永通泉貨”四字對讀,其中“永”字由二水組成,很有特色,錢界稱之為“二水永”,文字秀美,且遒勁有力,或出自名人手筆;背面為素,有周郭,闊緣,水坑銹,鐵質。 永通泉貨錢是南唐第二代君王李璟所鑄,有篆書、隸書兩種。據馬令《南唐書》記載:保大末,兵窘財乏,鐘謨請鑄大錢,以一當十,文曰“永通泉貨”。這段史料表明,南唐李璟時的戶部侍郎鐘謨,因戰爭需要經費,在保大末,請鑄大錢。據此推斷,鑄永通泉貨錢的實際時間大概是在南唐交泰元年(958)七月,到十二月就停鑄了。據史載,鐘謨在后周南侵時,奉使軍前,獻出江北淮南十四州,因而獲罪,錢也停鑄。就在這一年,南唐元宗李璟向后周世宗柴榮求和,上表自去帝號,改稱“國主”,臣附于后周。因此,永通泉貨的鑄造時間僅半年而已。 時至今日,永通泉貨傳世數量甚少,是泉界盛傳的名譽品,歷來為藏家夢寐以求之物。所以高漢銘在編輯《簡明古錢辭典》中說:“永通泉貨造半年止,故傳世量甚少,更因其精致,歷來為泉家渴求之珍品。”馬定祥批注的《歷代古錢圖說》中,斷定永通泉貨有八分書(隸書)、篆書二種。其中篆書銅錢、隸書銅錢在華光普編著的《中國古錢目錄》中評為一級,隸書鐵錢評為二級。泉界的考證說明,這枚永通泉貨鐵錢也是難得一見的名譽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