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錠收藏 官鑄價格高于私鑄 |
發布日期:10-11-04 08:21:47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搜狐 作者: |
隨著近來銀價的飆漲,中國的古代貨幣———銀錠在收藏市場上的熱度也在升溫。不過,廈門收藏人士提醒說,銀錠的走紅跟銀價其實沒多大關聯,而在于其歷史文化價值和民俗價值。此外,現在市場上還有不少假銀錠存在,收藏者一定要注意鑒別。
銀錠收藏受追捧 “這東西如果是真的話,價值肯定不菲。 ”東鍍古玩城云鶴堂的老板賴云一邊把弄著手中的一塊古銀錠,一邊告訴導報記者。 這塊600多克的銀錠,外裹一層古銅色包漿,表面依稀印著“乾德元寶”四個字。“乾德”是五代十國時期前蜀國國王王衍的名號。 這塊銀錠是賴云年初花了300元從泉州農村收來的,因為外面的古銅色包漿被賣主誤認為是銅錠。“雖然還不能確定最終的價值,但這樣的老東西市場價格肯定低不了。” 夏商周古玩城的白建群近來也收來不少銀錠。這些銀錠大小不一,周邊裹著一層灰白色包漿,重量從幾十克到幾百克不等,有些地方還殘留著幾道刀痕,那是當年使用者辨別真偽時留下的痕跡。 “初步判斷,這些銀錠的年代應該是春秋戰國到北宋時期。”據白建群透露,這些銀錠來自山西民間,沒銘文的市價22元/克,有銘文的一克30元到35元。相比之下,雖然已經過一輪大漲,但目前的銀價1克也只是5塊多錢。 兩大原因捧紅銀錠 “銀錠受寵與其蘊含的歷史文化價值逐漸被藏家看中有關。”賴云告訴導報記者:在我國民俗傳統中,銀錠歷來是財富的象征,所以銀錠在民間有比較深厚的收藏土壤,其價值近年來也逐漸得到市場認可。“一塊紀年款的明代官銀,在去年拍賣市場上的價格已經達到了一兩百萬元。” 在白建群看來,銀錠受追捧很大的一個原因是市面上出現了大量銀元贗品。這些贗品通過電腦制模并做舊,在重量、尺寸、含量上幾乎與真銀元一樣,有時連行家也會看走眼。 白建群說,一塊普通銀元約重27克,成色一般在89.1%,而目前的銀價是一克5塊多錢,也就是說造一塊銀元的成本在135元左右,而目前一塊普通的“袁大頭”就在480元到520元,其間的暴利可想而知。 有銘文價值更高 據廈門收藏人士介紹,銀錠上一般會刻有銘文,用于說明鑄造原因、用途和重量。只有具備了來源、產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