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_JiBi.Net>>錢幣報道>>古泉園地>>珍品賞析>>正文
         
        見證辛亥革命的中華元寶
        發布日期:11-09-26 08:24:57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新民晚報 作者:周開達

        1911年10月10日爆發了辛亥革命,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同盟會在武昌起義,推翻了當地滿清政府。按照同盟會規定:“起義成功的地方,立刻建立中華民國軍政府某省都督府。”簡稱軍政府,又稱都督府。起義者宣布成立“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各省紛紛響應,11月8日福建省同盟會發動武裝起義,成功后,成立了福建都督府。接管了造幣廠,新鑄銀幣名中華元寶。庫平一錢四分四厘,直徑23毫米。該幣設計,清除了清王朝的圖文,充分表達了辛亥革命的精神。

        一、銀幣正面鑄“中華”

        中華即華夏,代表整個中華民族。

        清王朝的銀幣,正面都寫上了“大清銀幣”,或清帝王的年號如光緒元寶,中華元寶的正面將“大清”和帝王年號都除去,鑄上“中華”。這是清王朝被推翻的結果。

        從銀幣史來看,它是中華民國最早的一枚銀幣,不過當時中華民國范圍小,限于起義成功的省。鑄于1911年陰歷辛亥年。它比民國成立后,1912年3月11日財政總長陳錦濤呈文獲準先鑄的孫中山像開國紀念幣還早。它的誕生,標志著清王朝銀幣的結束,開啟了中華民國新的銀幣。

        二、銀幣背面鑄上起義軍軍旗

        清王朝時期的銀幣,除新疆、西藏等民族地區外,不論是中央還是地方鑄造的銀幣,背面都要鑄龍,俗稱“龍洋”。封建時代用龍作為皇帝的象征,同盟會政綱是要推翻封建,“建立民國”,即民主共和國。中華元寶將龍去除,鑄上了起義軍軍旗——十八星旗。“十八星代表十八行省鐵血聯合之義”。該旗是引領辛亥革命戰士戰斗的旗幟,是辛亥革命的象征。

        龍改為十八星旗,這就標志著我國幾千年來封建帝王制度被推翻,新的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的誕生。

        三、銀幣鑄福建都督府造

        福建都督府是革命的新政權。清王朝的銀幣一般是造幣單位造,例如,造幣總廠光緒銀幣;或行政區域省造,例如廣東省造光緒元寶。有過鑄有“戶部”的光緒元寶和“中”字大清銀幣的內部樣幣,但未正式流通。且戶部只是政府一個部門。中華元寶上直接鑄“福建都督府造”,用政府名義造,我國銀幣史中它是第一枚。其用意顯然是突出和宣揚革命新政權。

        四、銀幣正面外圈鑄“辛亥”

        武昌起義是1911年10月10日,農歷是辛亥年,史稱“辛亥革命”。中華元寶正面鑄“辛亥”,以志紀念。查《中國銀幣辭典》等資料,銀幣鑄有“辛亥”只有中華元寶。有的學者認為它是我國唯一一枚紀念辛亥革命的銀幣。

        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中華元寶也有100年了。這枚銀幣的圖文,是辛亥革命推翻滿清王朝的歷史見證。

        精彩圖片
        9月25日集幣視點(集幣
        9月23日集幣視點(集幣
        特別推薦
        ·東方國拍第八屆錢幣拍賣會綜述
        ·央行發行辛亥革命100周年金銀幣
        ·“鋌”起中華民族的過去與未來
        ·亦剛亦柔 全新 Boy Chanel 手袋系列
        ·雅致秋冬驚艷開場 大牌新品搶先看
        ·收藏彩鉆宜從2克拉開始
        ·經典設計巧出新 珠寶別致新品
        ·金樽獎 找準中國人的口味
        ·價值7680萬港元的珠寶腕表亮相香港
        ·Louis Vuitton 2011秋冬男裝大片
        交易頻道
        相關新聞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08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