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牘寶源局咸豐重寶背當五十母錢鑒賞 |
發布日期:12-09-13 13:22:32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收藏界 作者:四川 劉盛全 |
四川 劉盛全 清代咸豐年間,因西方資本主義實力入侵及國內太平天國起義的影響,導致政局危機四伏,財政基本枯竭。清政府為挽救幣制行將崩潰之勢,而鑄造咸豐大錢。當百以下稱“重寶”,“咸豐重寶”又可分為當四、當五、當八、當十、當二十、當三十、當四十、當五十,共八等。 然,咸豐錢幣,由于品種繁茂,多姿多彩,錢文俊美,遠幾年全線飄紅,其中的珍稀品種,更是倍受青睞。現將自藏的一枚“咸豐重寶”背“當五十”母錢,予以介紹、交流,供泉友、同好鑒賞、研討! 縱觀是品,正面文“咸豐重寶”四字;背滿文“寶源”和漢文“當五十”如圖,銅質細潤,精良,徑55毫米,厚5毫米,中緣中廓,重65克,手感細膩,銹色包漿自然熟舊,未流通使用。 其特征之一:錢文高挺,字口峻深,地章平潔,字的筆劃之間沒有絲毫粘連。滿文“咸豐重寶”四字,筆劃走勢勻當,布局凝重,字根穿口特深,并有明顯的雕痕,穿廓有一定的拔模度,四角有決意,背“當”與“五十”相配,較為協調,滿文打彎腿“源”與“寶”左右為伍,錯落有致,整個錢文,布局得體適當,十分協調之然,不乏有寶源局咸豐大錢綽約風姿之神韻; 其特征之二:周廓規整,厚重超常。據《東華錄》載:咸豐大錢的重量規定為當五十重一兩二錢;當百重一兩四錢;當五百重一兩六錢,當千重二兩,清庫平一兩約等于37.3克,一兩二錢約為44.7克。是品實際重量為65克,超出常規20.3克; 其特征之三:銅質精良,精細雕刻而成。據《清史·食貨老》載,朝廷規定“咸豐當千、當五百凈銅鑄造,色紫;當百、當五十銅錫配鑄,色黃。” 余以為,就母錢來說,一般都混雜在常品之中,并未引起相當一部分攤主和集幣者的介意,即使有人想追尋母錢,卻并未真正把握區分母錢與行用錢的技巧,面臨實戰中,常常囿于分辨,把握豪、厘寸分之際,而讓終日思念之物,從眼皮底下溜走。筆者常常牢記董大勇先生在《當前集幣的熱點母錢》一文中的教誨: “首先,要多留神體積超出常品的大錢,所謂大,也就是那么一半毫米,這就需要非常精細的觀察力;其次,是厚重錢,所謂厚重,不是出土后附帶的銅銹,也不是鑄工粗糙多粘的流銅,而是體積很均勻地超出常品。”并在該文中還告訴我們“凡見到厚重、體積稍大的錢,都先存放一處,然后在時間充裕時,逐漸加以審視。……母錢收集的難度要比雕母小得多。”這一切的一切,筆者以為,既是集幣藏泉的寶貴經驗之誒,更是實際操作的方法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