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孫女袁家倜:84歲還在打拼的商界傳奇 |
發布日期:08-11-18 09:02:38 作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消了,他們再也不能不帶錢就隨意買東西了。這些細微的轉變,對袁家倜來說,“也是個適應和改造的過程”。“我還記得第一次數錢的時候,非常困難,覺得那么臟,總不想數。我從坐四輪汽車改坐三輪人力車,又從三輪車變為擠公共汽車。最初,我丟了兩回手鐲,兩回戒指,都是金的,皮包也丟過,讓人扒走了??”
接踵而來的“文革”,更讓她感到了“真正的末路”。袁家倜接到最后通牒,全家到農村去接受改造。她當時已有三兒一女,大女兒已經在甘肅祁連山(600720,股吧)插隊。她和丈夫帶著三個兒子,一床鋪蓋,告別生活了幾十年的小洋樓,來到天津西郊大寺王莊子。 袁家倜走時,頭都沒回,她當時想,可能再也回不來了。 農村對袁家倜和她的全家來說,遙遠而陌生;臎龅耐恋兀部赖耐谅罚桶耐廖莺秃艚械谋憋L,讓一家人不知所措。“為了驅蚊蟲、趕毒螞蟻,我學會了抽煙;沒有吃的,只能把捏不攏的散窩窩頭和著野菜吃;經過鍛煉,后來40斤的土豆,我背起來就走??”袁家倜突然發現,她的意志力竟如此堅強。 在農村時間久了,袁家倜開始動起腦筋:“那里生活非常貧窮,一天勞動下來,只有一個工分,而一個工分才1毛5分錢。我想到丈夫曾擔任過天津市工商聯五金工會主委,又是干生意出身,大膽向村里提出了開辦五金小工廠的建議!痹谵r民們的支持下,袁家倜辦起了當地第一個鍍鋅廠,她當工廠會計,丈夫當廠長。在他們的努力下,小工廠越來越紅火,給農民們帶來不少實惠。工廠開張的第一年,村里的工分就提高到8毛5分錢!斑@大概是來到農村的第3年,從此我們最苦的日子過去了! 袁家倜一家在農村干了整整8年。1973年,堂哥袁家騮受周恩來總理邀請回國。根據周總理的批示,袁世凱第三代后人逐漸恢復自由。1978年,袁家倜回到天津,住進了位于天津成都道40號的小洋樓。她百感交集,“8年的改造,我認識到什么?并不是錢的重要,而是一個人生存的本領,你要在什么狀態下都能活,這是一種能力! 在袁世凱的第三代中,有一人改變了整個家族的面貌,讓袁家后代揚眉吐氣。他便是世界著名高能物理學家、美籍華人袁家騮,袁世凱二兒子袁克文之子。袁家騮曾獲全美華人協會杰出成就獎,他的妻子吳健雄博士,是世界上首顆原子彈研制人員中唯一的女性,被稱為“中國的居里夫人”。 這位堂哥對袁家倜的人生也有很大影響。“堂哥的父親袁克文,是民國時期的四大公子之一,天性風流,才華橫溢。 |
上一篇:17歲的女孩懷孕,竟然是20多個小老鼠 |
下一篇:麥當勞最年輕掌門:掃廁所出身的CE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