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幣藏玄機 清末民初廣州鈔票竟是外國造圖 |
發布日期:08-11-17 17:14:51 作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畫框處顯示這張光緒年間發行的鈔票由日本印刷。
市民郭先生收藏有清代、民國時期廣東發行的三張紙幣 內藏玄機記錄歷史變遷 廣東的古舊鈔票記錄著許多有趣的故事:早期的鈔票居然是美國、日本生產的;民國時期使用的鈔票用的居然是秦始皇頭像;一元錢就可以換回近半兩重的白銀…… 市民郭浩強先生家中收藏著3張珍貴紙幣,都曾是廣東省或廣州市發行的貨幣。 一元價值七錢二分白銀 第一張是發行于清代光緒年間的白底黑字紙幣,一塊銅錢分開正反兩面,印于其上。銅錢上書“光緒元寶”四個毛筆大字,表明該紙幣所代表的銅錢。這張紙幣面值一元,始發于光緒31年,即公歷1905年。據有關書籍介紹,此紙幣是第二版,共有三種面值流通市面,分別為一元、五元、十元。 紙幣背面書有“重庫平七錢二分”的字樣,意為這張鈔票的效力,等同于當時還依舊流通的白銀。而且,這一元錢就價值七錢二分重的白銀,也就是說,一張紙幣能夠換回近半兩重的白銀。“在今天可是不能想象的價錢。”郭先生笑言。 本地發行鈔票曾是舶來品 據史料記載,這張“光緒元寶”的代用券是中國較早的一批紙幣,乃順應洋務運動的西化思維而來。紙幣上標明,那是兩廣總督張之洞開設的廣東官銀錢局所發行。這件記載著思想開放的史物,卻也“訴說”著當時國家技術的落后。“大日本帝國政府印刷局制造”一行文字赫然顯現紙上。 “當時的廣東官銀錢局還沒有能力大量印刷這種鈔票。”郭先生一邊介紹,一邊翻開真皮收藏夾,從中拿出另外的一張紙幣——中國銀行兌換券,正中央寫著“伍元”。 這張鈔票發行于民國元年,專供廣州地區使用,上有“中國銀行”印章。紙幣背面下方注明了制鈔地點是美國紐約。“從日本制造到美國制造,歷經清朝與民國兩個歷史階段,可見當時對外國技術的依賴。”郭先生感慨。 帝王頭像見證政權更迭 就在這張在紐約生產的廣州專用紙幣之上,意外地出現了一個古代帝王頭像,郭先生介紹,這是秦始皇的頭像。辛亥革命剛 |
上一篇:第一版人民幣出現特殊的數字 |
下一篇: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