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版幣存世量大不大? |
發(fā)布日期:09-11-24 13:32:07 泉友社區(qū) 新聞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 作者: |
門的娛樂活動,又是一種“高消費”。他將這賺來錢中的8元交了母親,零頭0.27元則買了3張電影票(當時電影票每張8分錢),剩下的3分錢則買了6粒球糖(當時這種球形狀的糖粒子1分錢2粒)。與家里同自己年齡差不多大的哥哥和弟弟(還有2位姐姐、一位大哥)去高高興興地看了一場電影。誰料東窗事發(fā),這件事被母親發(fā)現(xiàn)。在這個大雪之夜,硬罰3兄弟跪了20來分鐘。從現(xiàn)在的情況看,似乎這樣的事兒不可理喻,似乎這位母親很不通情理。其實不然,首先是道德觀念在那個年代被全社會看得很重,家長誰都要求自己的小孩做一個誠實的小孩,絕對不允許自家的小孩偷東摸西,絕對不允許自家的小孩說謊。《說謊的孩子》因說謊最終被狼吃掉,編入小學(xué)生課本,就是這個時代對人們道德觀念的一種警示。其次是那個年代2角7分錢的確很重要,一家5口,一家6口可以用7分錢或8分錢,買回一碗火焙魚,讓全家人享受一下美味佳肴的樂趣,飽飽口福。物質(zhì)決定意識。人生活在一個什么樣的環(huán)境,對生活的追求也只會與那個生存環(huán)境相適應(yīng),而不可能大大的超越。比如,60年代,人們對共產(chǎn)主義的具體描繪,在蘇聯(lián),是土豆加牛肉;在中國,則是“樓上樓下,電燈電話”。又如,在人民公社化時期,倘若你只是個出集體工的普通農(nóng)民,夏日炎炎忙“雙搶”時,你絕對不會想到空調(diào),可能你最羨慕的是背把鐵楸到處看水的生產(chǎn)隊長,因為他到樹下吹吹涼風的時間比你多;在田間子上溜達,勞動強度比你小;穿件白襯衫,比你打赤膊曬得一身黝黑黝黑舒坦。上面我們分析了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在一定階段的情況,從這些情況看,哪怕是一些券別銀行只收不付也好,還是停止通兌也好,抑或是停止流通也好,老百姓是絕對不會大批量地將這些券換回來,放到家里“壓箱”的。從這個意義上講,集幣文化經(jīng)濟的滯后,實際上是經(jīng)濟發(fā)展的滯后,正是由于經(jīng)濟發(fā)展的滯后以及由此而引發(fā)的集幣文化的滯后,使得第一套人民幣、第二套人民幣和第三套人民幣中的一些券別,存世量十分稀少。并且這種存世量的鎖定性與集幣隊伍的日益壯大性,將構(gòu)成一對矛盾,這種矛盾的日漸擴大,將會使這些早已退出流通領(lǐng)域的紙幣和正在退出流通領(lǐng)域的紙幣,價格日漸看漲,一浪推過一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