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收藏的新奇玩法 |
發布日期:10-04-02 08:39:51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南國早報 作者: |
說起人民幣收藏,不少人的第一反應是,第一套、第二套人民幣是目前錢幣收藏市場上的“稀罕物”。其實,人民幣收藏還有許多其他的新鮮玩法。在南寧,就有收藏人士從冠號、特殊號碼的角度進行收藏。 人民幣隱藏的冠號“奧妙” 在廣西錢幣博物館的展廳里,記者看到一場“奇怪”的展覽。柜臺里擺設的是清一色的嶄新人民幣,有的現在還流通使用,這些一模一樣的人民幣被精心整理好套裝在專業的收藏封套里。記者看了半天也沒弄明白其中奧妙所在。最后,在工作人員解釋下,記者才知道,這是南寧一位人民幣藏家的藏品,別看這些人民幣“長”得都一樣,可是其中的冠號是不一樣的。 原來,冠號是印在鈔票、票券號碼前的符號,用以表示各種鈔票、票券和印制數量的批號。中國歷史上各銀行印制紙幣時,所采用的冠字不盡相同。舊中國印制的關金券、金元券、東北九省流通券等,采用一個或兩個英文字母(A、B、C、D等)作冠字。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五套人民幣紙幣,前三套均使用兩個或三個不同的羅馬數字(Ⅰ、Ⅱ、Ⅲ、Ⅳ等)作冠字,第四套人民幣改成兩個相同或不同的漢語拼音字母作冠字,一票一號,在同一冠字批號中的號碼一般不會出現重復。比如說第四套人民幣1980年版的一元券有60個冠號,藏家就要收集齊60張冠號不同的一元券,才能視為一套。搞了半天,記者終于弄明白了,同時也感嘆藏家將人民幣收藏搞得如此出神入化。多方聯系,記者找到了這批藏品的主人劉漢民。 劉漢民介紹,人民幣冠號收藏是近年興起的一種錢幣收藏形式。在南寧,有收藏了第一套、第二套人民幣這些珍貴藏品的人士,但是從冠號的角度玩收藏的人士還很少。劉漢民是全國人民幣收藏學會的廣西理事,在他的努力下發展了不少新會員。 收齊冠號不易 說起周總理的外交經典故事,很多人都會想起一個有關人民幣的故事。在一次記者招待會上,周總理介紹了我國經濟建設的成就和對外方針后,有外國記者提問:“中國人民銀行有多少資金?”這實際上是譏笑我國建國初期貧窮落后的經濟狀況。周總理巧妙地回答說:“中國人民銀行的貨幣資金嘛,有18元8角8分。”意思是,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面額為10元、5元、2元、l元、5角、2角、l角、5分、2分、1分的10種主輔人民幣,合計為18元8角8分。 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