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邵丹攝
昨天,南京7000多名軍休干部的500多件藝術作品公開展出。藝術展上不僅有“祖國萬歲”等書法作品,還有很多“寶貝”,比如國慶十周年大閱兵時的紀念章、各種各樣的毛主席像章,以及反映我國貨幣發展建國時發行的第一套人民幣……
現如今市面上流通的人民幣中早就沒了第三套人民幣的蹤影,生于七八十年代的市民更不可能見過我國發行的第一套人民幣。昨天,軍休干部藝術展在玄武區干休四所舉行,現場展示的第一套人民幣吸引了觀眾紛紛駐足。收藏者的名字是郭舜龍,今年已經72歲高齡。“第一套人民幣使用的時候,我還是少年,不知道為什么,那時候已經有了收藏意識。”
昨天,郭老指著墻上的人民幣介紹,“這套人民幣1948年12月1日發行的,到1955年停止流通。”1956年,郭老入伍之后,有了工資,他搭上了收藏第一套人民幣的末班車。郭老介紹,第一套人民幣一共有12種面額,其中最低面額是1元,最高面額是5萬元。“那時的一元使用時相當于現在的一分,5萬元也就是相當于500塊。”
昨天在郭老的展品中,還有各種各樣的毛主席像章,有竹制的,陶瓷的,還有夜光的。郭老興奮地告訴記者,他幸運地參加了國慶十周年的大型閱兵式,“不過我們只能遙望在天安門上閱兵的毛主席。”郭老參加了1958年、1959年的閱兵儀式,“當時我是一名工程兵,得知被選上了閱兵式高興得不得了。十周年閱兵的時候,我還是工程兵方隊的副旗手。”
昨天,郭老還展示了珍貴的紀念章,那是閱兵式結束后,閱兵指揮部發給每位軍人的紀念品。這枚紀念章是方形的,紅底上刻有和平鴿以及國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