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藏家姚維:我有38年版《紅星照耀中國》 |
發布日期:09-09-09 09:25:15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深圳商報 作者: |
隨著建國60周年大慶一系列重大紀念活動的開展,“紅色收藏”再度升溫。深圳藏家姚維—— “我有38年版《紅星照耀中國》” 本報記者 胡云涌 “1938年版的斯諾《紅星照耀中國》四本一套精裝本全國目前只發現了兩套,一套在北京的‘軍博’,一套就在我家。”像姚維一樣熱衷于“紅色收藏”的深圳藏家、愛好者人數很多,有不少藏家頗具實力。他們作為“紅色收藏”的一個群體,為深圳收藏界增添了許多活力與收獲。深圳市收藏協會秘書長韓昌晟說:“雖然深圳是一個年輕的城市,但從收藏方面的情況來看,發展較為完善。特別是隨著建國60周年紀念日的到來,‘紅色收藏’再度掀起熱潮,成為各路藏家追捧的對象。” 來自紅色故鄉 偏愛紅色收藏 從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玩收藏的姚維,之所以偏好“紅色收藏”,全在于他的家鄉黃麻曾是紅四方面軍的誕生地。“黃麻出了300多位將軍,李云龍的原型就是我們家鄉的。”當年將軍們回鄉把毛主席像章作為禮物送給家鄉人,年少的姚維捧著稀罕的毛主席像章,不知不覺中喜歡上了收藏。 姚維對“紅色收藏”的定義有自己的看法,他把從1921年到1949年的紅色物品收藏稱之為“紅色收藏”,而1949年至1976年間的稱為“紅色題材”,“沒有經過戰爭洗禮的藏品算不上‘紅色收藏’。”姚維堅持著自己的收藏理念,說起他“紅色收藏”中最珍貴的《紅星照耀中國》四本一套精裝本,姚維頗有些得意。“延安革命歷史博物館寫信給我,讓我轉讓給他們,我沒舍得。這套1938年版的《紅星照耀中國》只印制了500套,當時西北地區軍師級以上的干部才有。現存也只發現了兩套,中國軍事博物館給我回函說他們館藏的一套跟我這套一樣。” 除了這套《紅星照耀中國》,姚維手中還有很多稀罕物件。1951年,中央派出了兩個訪問團,一路去南方,一路去北方,慰問革命根據地。訪問團特制了多款徽章,有瓷質、銅質等各種類型,把這批特別制造的印有毛澤東、朱德等領袖人物頭像的徽章送到了各個革命根據地、革命老區。姚維目前已經收集了50多款這個系列的徽章。在姚維的眾多藏品中,一張一元的紙幣是件稀罕物,紙幣上印著“中華蘇維埃銀行西北分行”。姚維說:“這張錢幣很珍貴,它見證了紅四方面軍在西北地區的活動,我花了三四千元從贛州一位行家手里買過來的,現在市場價12000元左右。” 藏家眾藏品全 深博月底設展 深圳市收藏協會會長楊傳耕除了收藏青銅器外,多年來一直收藏1949年以前各時期根據地和解放區貨幣,包括紙幣、布幣、各種債券、借谷證、銅元、銀元等;古玩城的寧善喜專門收藏毛主席大像章,這種在收藏界被稱為“毛大章”的紀念章,是毛主席像章中的珍稀品種,其中較大的橢圓形鋁質多彩像章市面上已經很少能見到;鹽田港(7.40,-0.10,-1.33%)集團前任董事長鄭京生在“紅色收藏”界也是位知名人物,他收藏了上萬枚老一輩革命家和開國領袖將帥的珍貴簽名封明信片,有些簽名已成絕筆,成為寶貴的革命文物。將于本月29日在深圳博物館開幕的“風華六十 紅色春秋”——慶祝建國六十周年紅色收藏展上,鄭京生將展出他的320張“紅色收藏”。 廖曉東曾在駐港部隊任職,他收藏的“文革”瓷、“毛瓷”品相非常好,他還收藏有陳納德的煙標、中國首位女將軍李貞的煙標以及各種軍功章。說起這枚“飛將軍”陳納德的煙標,姚維透露說:“這枚陳納德煙標是我讓給廖曉東的,我曾經做過煙草,這枚煙標是我花了2000多元從溫州的一個藏家手里搞過來的。”煙標上印有飛虎隊的飛機,還有陳納德的半身像,中民手工卷煙廠的字樣,是一個重量級的藏品。“這枚煙標非常珍貴,當年打武漢保衛戰,中民卷煙廠遷移到了溫州,這枚煙標就是在溫州印制的,目前也只發現了兩枚。”姚維當初之所以肯“割愛”也是因為廖曉東是軍人出身,而且跟自己一樣也喜愛收藏煙標。姚維說:“有藏家出到一萬多讓老廖出讓,他不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