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1元紙幣現在收藏還來得及

        16-03-16 08:47:57 中國集幣在線 發表評論

          中國人民銀行濟南分行今年1月份發布通知:繼1角、5角券硬幣化之后,1月1日起,山東省在青島、棗莊、濟寧、臨沂、日照5個城市進行“1元券硬幣化工程”試點,停止向商業銀行投放1元券紙幣,轉由硬幣替代。而這些試點城市流通的1元紙幣將在經過消化后會轉為殘損幣進行銷毀,并逐步退出流通市場。

          1元紙幣退出流通!親愛的們,退出流通的紙幣那就是晉升收藏級啦。那么舊版人民幣如今到底有多值錢?小編充當先鋒,先為大家探了探市場行情,然而了解行情后,小編的心中瞬間被那首《廣島之戀》環繞,真的就是那幾句:

          只要今天不要明天眼睜睜看著

          它從指縫中溜走還說再見

          不夠時間好好來愛你

          早該停止風流的游戲

          小編簡直不能更心塞了,如今這些舊版人民幣的價值足以讓咱有房有車,瞬間變身白富美!曾經唾手可得,如今卻一張難求,所以還是那句話,收藏是一種信仰,把錢帶到你的身旁!

        第一套人民幣
        第一套人民幣

          1 第一套人民幣僅1張就碉堡了

          小編感嘆了那么多,還是上點干貨,讓大家看看各套舊版人民幣到底市價幾何?

          第一套人民幣于1948年12月1日印制,1955年退出流通。

          這套人民幣共12種面額62種版別,其中1元券2種、5元券4種、10元券4種、20元券7種、50元券7種、100元券10種、200元券5種、500元券6種、1000元券6種、5000元券5種、10000元券4種、50000元券2種(1949年發行的正面萬壽山圖景100元券和正面列車圖景50元券各有兩種版別)。

          其中,第一套人民幣壹萬圓牧馬圖存世量以兩位數計,而其中品相在九品以上的甚至不超過五張,這意味著高品相的第一套人民幣大全套至多不會超過五套!

          正是由于第一套人民幣壹萬圓牧馬圖如此低的存世量,至今被譽為“史上最牛人民幣”。

          據雅昌拍賣顯示,

          2014年北京貞觀拍賣精品夜場中,《54張第一版人民幣》以人民幣3080000元成交。2011年,紅太陽拍賣郵票錢幣、磁卡專場中僅一枚《一九五一年第一套人民幣壹萬圓牧馬紙1枚》拍得人民幣490000元。

          小編瀏覽近年來第一套人民幣的拍賣價格,單張的價格都在數萬元,二十張以上的舊版第一套幣價格都在100萬以上,全套八成新品相的價格輕輕松松幾百萬;全套全新價值高達近400萬元。

          第一套人民幣面值多且種類復雜,而且流通時間短,部分版別的第一套人民幣發行和流通數量非常少。第一套人民幣停止使用時間已長達半個世紀之久,收藏者留存下來的不多。當時的人只為填飽肚子,并沒有想到它的收藏價值,據說在1955年全國發文要收回時,短短100天,就收回錢幣流通量的98.1%。這是幾套人民幣回收最快的一次。

          2 第二套也是奧迪價

          第一套人民幣如果是古董級別,那第二版人民幣的價格也只是比舊版第一套少一個零而已。百萬級少個零也是十萬級,舊版一套幣是套房,那么二套幣就是輛車。

        第二套人民幣1956年版5元券
        第二套人民幣1956年版5元券

          第二套人民幣:

          1955年3月1日起發行了11種面值,共16種版別:1分、2分、5分,1角、2角、各1種,5角2種(有水印、無水印),1元2種(紅1元、黑1元)、2元券1種,3元券1種,5元券3種(1953蘇印,1956年空心海鷗水印,1956年實心海鷗水印),10元券1種。其中,第二套人民幣背面的少數民族文字共有三種:蒙古文、維吾爾文、藏文。

          據雅昌拍賣顯示,

          2014年12月,中國藝海拍賣“物華天寶”專場《13張第二套人民幣小全套》拍得人民幣429000元。2012年7月西泠印社首屆歷代錢幣專場《1枚第二套人民幣大拾圓》拍得人民幣230000元。

          小編瀏覽了近年來第二套人民幣在各大拍行的成拍價格,成套的幾乎都在數十萬元,單張的稀罕品種也能上萬元,常見品種也在幾千元左右。

          業內人士表示,由于發行期間,新中國經歷眾多波折、坎坷,眾多人經歷工資只有幾元,甚至1角錢可以吃飽飯的時代,流通量甚少,蘇三珍價格飛漲(10元、5元、3元)。特別是大拾圓劵,俗稱大黑拾,品相好的價值20多萬元,在2009年價格5萬左右;叁元價格高達5萬元左右,之前才幾千元。

          另一枚具有“大黑馬”特征的“海鷗水印”券就是1956年版5元券。這枚紙幣從2005年初400元左右的市場價,猛增至3000元左右,上升勢頭極其兇猛,價格直逼“蘇三版”,是收藏第二套人民幣大全套不可或缺的品種。

          3 第三、四套人民幣成收藏機遇

          如果你覺得擁有第一、二套人民幣是可遇而不可求,那你可要重點關注離我們最近的第三套和第四套幣了,目前的市價已然不菲,想必再過幾年也能帶給你不一般的驚喜。

        第二套人民幣大黑拾圓
        第二套人民幣大黑拾圓
        第三套人民幣中的1990版貳圓紙幣
        第三套人民幣中的1990版貳圓紙幣
        第三套人民幣中的60版壹角紙幣
        第三套人民幣中的60版壹角紙幣
        第三套人民幣中的1990版壹圓紙幣
        第三套人民幣中的1990版壹圓紙幣

          第三套人民幣:

          是1962年4月20日開始發行的,到2000年7月1日停止流通,前后歷時38年,是現有的五套人民幣中流通時間最長的,也是我國首次完全獨立設計、印制的一套錢幣,記載了一段特殊、寶貴的歷史。

          期間三、四套人民幣混合流通,流通時間較長,先后共發行7種面額、8種原版、9種票券。如果按冠號、印制工藝和鈔紙的不同,至少可細分為24種。

          最值得關注的是,中國人民銀行曾印制1990年版的1元及2元紙幣,由于當時第四版人民幣已大量發行,以及第三版人民幣即將停用等原因,未發行即被銀行收回,僅有極少量流入市場。

          另外,第三套人民幣中的60版一角紙幣“紅一角”當前市價瘋漲3萬余倍,已是各路藏家奮力尋求的稀世珍品。

          從收藏角度看,棗紅色、墨綠色壹角券堪稱第三套人民幣中的“幣王”。專家介紹,由于棗紅色紙鈔的技術含量相當高,發行量又少,還是我國第一次干紙印刷雙面凹,油墨顏料也是工人們自己研制的永不褪色的色粉。后來因為棗紅色的成本太高,為減少成本改成背面綠、單面凹。再到后來,為了避免與綠貳角券混淆,最終定為大家熟知的紅壹角券。因此棗紅色、墨綠色壹角券富有技術含量和歷史意義,流通使用時間不長且存世稀少,自然而然地成為了稀有珍品。

          據雅昌拍賣網顯示,

          2011年11月,中國嘉德紙鈔專場,《第三套人民幣壹角背綠水印四枚連號》拍得人民幣195500元。《第三套人民幣壹角背綠水印三枚連》拍得人民幣149500元。其余第三套幣非稀缺品種成套的都在幾萬元左右,有的少見品種單張也被炒到了幾千元。

          由于存世量較大,尚未完全退市,第四套人民幣的收藏就極其講究完整品相,整版鈔、同號連號等。

          據雅昌拍賣網顯示,

          2011年鼎時國際“匠心雅趣—雜項藝術品專場”中《長城第四套人民幣整版鈔+澳門整版鈔9950號》華麗麗地拍得人民幣2200000元。

          小編不得不贊嘆,不怕覓不得稀缺寶貝,就怕藏家下的功夫深,藏得這般絕美整套品種,也是吊炸天了。

          此外,2012年中國嘉德2012秋季郵品錢幣拍賣會,一套品相完好的《第四套人民幣1980年壹角、貳角、伍角、壹圓、貳圓、伍圓、拾圓整版連體鈔》也拍得241500元高價。

        第四套人民幣1980年壹角、貳角、伍角、壹圓、貳圓、伍圓、拾圓整版連體鈔
        第四套人民幣1980年壹角、貳角、伍角、壹圓、貳圓、伍圓、拾圓整版連體鈔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前三套人民幣已相繼退出流通領域,其中第一套人民幣由于年代久遠,存世量少,不易收藏;第二套人民幣由于開發較早,很多收藏家早已開始有意識地收藏,一般收藏者也較難找到好的藏品;所以,收藏第三套人民幣可以說是初涉人民幣收藏者較好的選擇,被業內人士看作是最有前景和潛力的一套人民幣。同時,人民幣的收藏是低門檻、最易入手的門類,有興趣的投資者,務必長期關注。

          至此,小編只想說,收藏就是耐得住時間的洗禮,守得住那份執著,選準收藏品類,一條道走到黑,一定是越走越光明。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更多郵幣卡資訊、行情!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集幣在線官方微信(jibizx)。
        中國集幣在線

        延伸閱讀

        分享到:

        交易頻道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11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