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補號券收藏現狀概述 |
發布日期:08-07-01 13:07: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補號券是專題紙幣收藏門類中很有特色的一個分類,在國外屬于一個比較熱門的專題。所謂的補號券,就是事先印制好的一批帶有特定標記或特定號碼范圍的紙幣,當成品紙幣中有不合格或殘損時,就把這些事先印制的鈔票放進去代替。 人民幣補號券的收藏長期以來都處于“地下工作”,隨著改革開放后市場經濟的不斷活躍,收集人民幣紙幣的人越來越多,人民幣補號券的收集也逐漸浮出水面。近年來補號人民幣的價格不斷攀升,例如80年版50元券的JZ,目前價格達到1800元一張,而一些稀少的補號券品種根本就見不到實物交易,說它是無價之寶也無可非議。 隨著人民幣補號券收藏隊伍的不斷壯大,也出現了一些不同的意見,有一位藏友在網上就拒絕補號券收藏一口氣說了6條理由:1.補號的不同和冠號的不同一樣,除了補號,其他冠號我們能收集齊嗎?如果其他冠號我們都不能收集齊,那還玩補號干啥?2.補號的意義在哪?就是一個字母不同,其他圖案水印都一樣,不要補號,一套紙幣也完整。3.是否補號,只有有的人說了算(因為有的冠號因發行早,的確已不多見。4.補號太貴,不是我們玩的。5.補號怎么會有一刀一刀的賣?如有,那補號的發行又有啥用?(是否專為這些人發行的?)。6.字母的不同,造成貪欲者想方設法造假(比改造其他容易多了),結果吃虧上當的是我們這些愛好者(因為從未看到真的補號,因為跟風追時髦)。 我看了之后覺得這位朋友的理由很有代表性,也確實是補號券收藏中無法回避的,所以就以上幾條闡明一下個人的觀點。 首先,紙幣收藏方法各異,有的人喜歡收集不同圖案的,有的人喜歡收集冠號,有的人喜歡收集特殊的號碼,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正所謂青菜蘿卜各有所愛,對個人而言,喜歡就好,不存在有意義沒意義一說。 其次,冠號收藏和補號收藏是兩回事,前者包括后者,所以收集冠號相對收集補號而言,在精力、財力方面都有更高的要求。齊全是所有收藏者追求的目標,但是真正能收全的又有幾人?96版壹圓券NX號至今只見到3張實物,全國收集補號的人又何止3000?所以更為理性的,應當是無限的趨于齊全。 第三,人民幣補號目前最大的缺陷就是即沒有特殊記號,也沒有固定的號碼段,例如1999版百圓券補號不規則的出現在A、U、X、Y、Z組中。現在藏友手中的一份補號清單是一些老藏家收集整理出來的,缺乏強有力的依據。值得一提的是數量稀少的冠號不一定就是補號,也就是說數量不是判斷是否補號的條件。現在的人民幣是冠號加8位阿拉伯流水號,也就是說一個冠號最大發行量為1億張,如果某種券別有幾個補號,那么顯然先用的補號已經全部用完,即該號的量也是1億張。人民幣補號分布的不規則,對于人民幣發行而言也是一種很不嚴肅的事情。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對于補號發行都有一套完整的規則,例如美圓補號券就是在鈔號的最后一位用☆代替,一目了然。匯豐銀行發行的港幣,規定ZZ冠號用作補號,也易于區分。其實人民幣也是完全可以這樣做,我發現按照人民幣冠號目前的排列方式一共可以有625種不同冠號,其中有一個號段從不使用,即K、L、M、N、O這5個字母中任意2個組合,這個號段可以組成25個不同的冠號,作為補號段使用正合適。 第四,成刀補號的出現并不是什么特殊事件。印鈔廠印制鈔票是整版印刷的,而且要經過多道工序,任何一道工序出現問題都會有廢品出現,如果連續損毀幾版,那么自然就會出現成刀的補號。 第五,補號券的價格最終將趨于合理。由于補號券在全國各地分布不均,相關的信息又不通暢,所以現在的價格很多都不合理,既有偏高的,也有偏低的。并沒有補號券比一般流通券貴的絕對原則。數量是衡量價格的重要標準,對于那些發行量高達1億的補號而言,高于面值幾倍、幾十倍顯然是不合理的。例如臺灣發行的50元塑料紀念鈔,一共有38種冠號,由于殘損率高,補號就有8種之多,其中7種很容易就能收集到,價格和一般冠號一樣,而最后一個號由于沒有全數發行,比較少見,價格要貴許多。現在收藏、了解補號價值的人越來越多,而網絡通信也越來越普及,大量的補號實際在銀行里尚未流通即被換下流入收藏領域,所以補號券的價格體系正在日益完善。 第六,非常重要的一點是,根據2000年5月1日起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不得非法買賣流通人民幣。這條規定可以說把補號券的收藏逼到了絕路上。然而事實上各地的補號券交流非常頻繁,一些錢幣交流網站在全面禁止買賣流通人民幣的同時也對補號券的交流予以特赦。那么為什么國家禁止買賣流通人民幣呢?從金融角度來說,現金貨幣是基礎貨幣,它的一個特點就是具有派生功能,即存入銀行的1元錢存款可以變成幾元錢的貸款再流出來。社會流通的貨幣總量要與社會流通商品總量相適應。如果現鈔被大量的截留,銀行就必須發放更多的基礎貨幣以滿足社會的流通需要。一旦這部分被截留的貨幣又回到銀行并發揮其派生功能,必然會造成短期的經濟混亂。由此可見,只有達到一定的數量,才會造成影響,一般的補號券收藏是不會造成什么惡劣后果的。但是只要“二十五條”仍然有效,大家就一定要遵守,盡可能的通過交換復品的方式來收集。 最后要說的就是假幣問題。從有鈔票的那天起,假鈔的歷史也就開始了。假幣對于收藏來說確實是一大沖擊,甚至有假貨的藏品會被一些人規避,也就是所謂的“名聲”壞了。這無異于因噎廢食。我覺得更合適的做法是有更多的人去研究、辯偽,讓假貨現原形,不要讓造假者得逞。具體到鈔票上,現在用藥水把號碼洗掉已經不算什么大手術了,最近就出現了一張80版50元JZ96969696,,專業人事一看就知道是變造券。此外,鈔票號碼本身就是一種防偽手段,不少假鈔單看號碼制式就能判斷了。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只要掌握了專業的技能,假鈔還是很容易鑒定的 來源: |
上一篇:人們對好號碼的追捧 |
下一篇:鮮為人知的新舊人民幣兌換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