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收藏:"錢途"看好的錢生錢 |
發布日期:07-09-26 11:55: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53年挺版的10元人民幣,近日已被炒到20多萬;第四套人民幣中的50元,市價也翻了一番……近日記者走訪宜昌收藏市場了解到,當前,人民幣的第一、二、三、四套藏品均出現不同幅度增值。其實,要想讓手里的錢生錢,除了把錢存銀行、投資股市或者買房子等待升值,直接把人民幣攥在手里也可以令它升值。 1毛錢漲到1000多元 昨日,在宜昌古玩城一店面內,記者看到整套的第三套人民幣被包裝在一個精美的紀念冊里。店主告訴記者,第三套人民幣的價格一路上揚,尤其以被收藏投資者稱為"五朵金花"的兩元古幣水印券、兩元五星水印券、一角背綠券、一角棗紅券、一角背綠水印券的升值速度最快。以1角"背綠"券為例,現在的價格已漲到1000多元;2元"古幣水印"券也漲至300元。 據三峽收藏家協會會長郭輔練介紹,目前宣布退出流通的人民幣共有四套。其中,第一套人民幣全套的市場價格,已經達到100多萬元,被收藏投資者稱為人民幣藏品的"貴族";第二套人民幣一直處于快速升值階段,目前全套價格已經達到15萬元;第三套人民幣是流通時間最長,被看作是最有前景和潛力的一套人民幣;而第四套人民幣中,80年版的2元券和50元券最被看好。其中,2元券的目前市價為12元至15元左右。50元券也漲到700多元。 "除了具有升值潛力之外,人民幣藏品既是投資工具,還是過去的時光紀念品。"采訪中,不少投資者這樣表示。據了解,不少30歲~40多歲的購買者不以投資為收藏目的,而是更重視其紀念意義。 人民幣藏品也有"AB"貨之分 "如同翡翠的品質指標一樣,人民幣收藏品也要分A貨、B貨、C貨,投資者在購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區分。"郭輔練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個別商家在利潤的驅動下,運用各種手段加工制作出人民幣收藏品"B貨"、"C貨"充斥收藏市場,使收藏者蒙受經濟損失。 據介紹,人民幣"A貨"就是從銀行發行出來后就沒有流通過的、全新版的紙幣,也就是所謂的"挺版";"B貨"是那些原本品相較差,經過人工用化學藥品浸泡洗染,然后熨燙。之后,其表面色澤鮮亮度就會降低,顏色慢慢變黃;"C貨"則是加工者將人民幣的編號加以改變,甚至將兩張破損的鈔票通過拼接、粘補等方式組合在一起,看似一張完整的鈔票。 他認為,對于人民幣藏品,除了鑒別表面顏色是否均勻,還應將紙幣對光觀察水印,以及有無折痕等。 人民幣收藏也防"套牢" 郭輔練提醒廣大收藏愛好者,除了要提高人民幣鑒別意識,還要量力而行,避免走入一些投資誤區。 物以稀為貴。舊版人民幣中,并非所有品種都具有收藏價值。以第三套人民幣為例,從面額的大小和各券別的顏色、冠字、號碼、水印及平、凹印刷工藝上來區分,有25個以上的不同版別。版別不同、現存數量多少?其投資價值也會不同,價格也會有所差別。 并非整套收藏才值錢。有些版本的人民幣,由于具有很高的稀缺性,不需要"成套出售",本身價值已經比較高了。有的收藏者拿著零散舊版紙幣到市場上兌換,可能會遇到商家以"不是整套"而壓低價格。因此收藏者在兌換前一定要弄清楚手中人民幣是否是珍品,以免受損。 量力而行,注意規避風險。對于大多數個人和家庭而言,如果將人民幣收藏作為投資理財的手段,就要注意量力而行,因為所有的收藏品不會只漲不跌,如果盲目追求差價利益,同樣也會被"套牢"。 來源:三峽都市報
[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貼子已經被作者于2007-9-27 11:27:29編輯過][/color][/align]
|
上一篇:國庫券炙手可熱 |
下一篇:鮮為人知的新舊人民幣兌換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