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看第四套人民幣整版連體鈔的收藏價值
“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余。”這句話怎么看著這么眼熟?似乎是金庸先生武俠《射雕英雄傳》中至上的武功寶典“九陰真經”中開篇的一句話。其實這句話并非金庸先生原創,乃是引自中國道家鼻祖老子《道德經》中的一段。那么這段引自道德經的句子與我們收藏第四套人民幣整版連體鈔有什么關系呢?別著急,且聽我詳細道來:
中國的宗教史從大的方面來說,就是儒道釋三家并存的。儒家是現實的,空間的,秩序的;道家是理想的,時間的,希冀永恒;釋家本是舶來品,由于華夏民族無比強大的同化力,使之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新的宗教形式。為什么要重點提到道家思想呢?因為道家追求永恒,而作為我們收藏愛好者來說,都希望自己的藏品是永恒的。此外,道家思想更注重對自然規律的探求,更注重天地人以及萬物相生相長的把握。《道德經》區區5000余字,闡述的就是如何符合自然的規律,試想,如果我們掌握了這些規律,按照這些規律去收集藏品,那么諸位收藏愛好者,我們的收藏豈不是無往而不利嗎?有人說,中國幾千年都是儒家思想為主,使用道家思想有什么用?我要告訴您,道家思想是很好的,中國古代比較強大的朝代,比如秦朝,秦始皇統一六國,信的是道家思想;漢朝也是一個強大的朝代,信奉的是道家思想;唐朝,在開元盛世時期——可以說是中華民族的全盛時期,李世民信奉的就是道家思想。可見,道家掌握自然規律,運用自然規律的思想能量是極其強大的。
那么,開篇的第一句話講述的是什么樣的規律呢?老子說,自然的規律是,滿足多余的地方總會被減去,欠缺不夠的地方必然會被填加,這樣一來,作為宇宙整體才能達到一種平衡狀態,如果沒有一種平衡狀態,自然將不復存在,所以說平衡狀態的物質才會久遠。人是自然的產物,只有順應自然規律,找到那個平衡點才能更好的生存。
如果把這個“找平衡”的規律運用到我們錢幣收藏上來,那第四套人民幣整版連體鈔是再恰當不過的實例了,它由1角、2角、5角、1元、2元、5元和10元七種券別的整版紙幣構成,總發行量為10000冊。可謂是鴻篇巨制,陣勢恢宏,集央行的“權威性”、題材的“嚴肅性”、藏品的“唯一性”、數量的“稀缺性”等眾多價值保障于一身。
此外,中國人民銀行為確保這份“超重量級”藏品的至高地位,每套“鈔王”均配有唯一編號的收藏證書,且證書編號與配套7版鈔票的末四位數字完全匹配,保證每一套整版鈔都是獨一無二的絕世珍藏,為藏品增加了極高的“保真”附加值。2007年10月的北京國際錢幣展上,09888的第四套整版人民幣一舉拍出16萬元的價格,自此在社會上漸露頭角。
根據業內人士透露,1萬套的超低發行量,的確是第四套人民幣整版鈔的最大亮點之一,而這是目前連體鈔品種中的最低發行量。但如果你認為“鈔王”真的有1萬套存世,那就大錯特錯了!據一位全國知名的大商戶說:“自己和北京、上海、廣州三大錢幣市場的大戶,當年因為人民幣整版鈔很少人買,大多數都把它切成雙連體賣了,裁切數量絕對在5000套以上,太可惜了,心痛啊,現在要一下子找5套都不好找。”
也有部分收藏愛好者不無遺憾的感慨, 第四套人民幣整版連體鈔因為沒有收錄50元、100元的整版鈔,頂多能算是一個殘缺的收藏品。我想說的是,第四套人民幣整版連體鈔正是真實的反映了當時連體鈔收藏者購買力不強,收藏理念不成熟的歷史背景,而站在這個不偏不倚,不泄不溢,不驕不躁,不卑不亢的平衡點上,其價值將更深遠。因為中國大陸發行連體鈔始于1999年的建國50周年三連體鈔,至今才9個年頭。那在當以說是新鮮事物,絕大多數人沒見過,很少人懂得收藏它,盡管價格很低,但買的人卻非常少。有不少幣商為了把整版鈔賣出去,甚至化整為零,把它切成二連體鈔銷售(因為當時整版鈔才二千四五的價,一個整版能切出15個二連,二連鈔大概能賣二百一二,算起來不但賣得錢多,又賣得較快,且還多出一些邊角料,非常合算,故第四套人民幣整版鈔真的裁切嚴重,存世量非常少)。此外,中國人民銀行就未發行過50元和100元的整版鈔。就連世界的頭號經濟強國----美國到目前為止,也沒有100元的,其50元的整版鈔,也是兩年前才出現的。整版鈔為什么會出現如此命運?正因為”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當一個國家人民當時的收藏購買力以及收藏鑒賞力還沒有達到那個層次的時候,那50元和100元的整版鈔豈不是多余的?天道都不會讓之產生。
老子說:“爭是不爭,不爭是爭,夫為不爭,天下莫與之爭!”,原本默默無聞,與世無爭的第四套整版鈔在歷經“裁切厄運”和收藏者購買沉淀后,市場上的流通量是極少了,其價值不容置疑,同時,“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的真理響應著天道循環----第四套整版鈔在數量上的稀缺,以及在取材上的平衡,必然沿著自然的規律前行,自然的法則必將以不斷飆升的價格來作為數量上奇缺的補充。正所謂物以稀為貴,在所有連體鈔中發行量最小,存世量最少的第四套人民幣整版鈔,必然是是連體鈔中的“王者”,鈔中的極品!
寫于2008年
整理自中國集幣在線幣市大家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