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3月15日訊 日前,山東省人民銀行濟南分行宣布在今年陸續啟動實施“1元券硬幣化工程”,這一新聞引起了廣泛關注,很多市民擔憂,這種退市會影響一元紙幣使用。昨日,筆者從人民銀行連云港市中心支行了解到,小額貨幣硬幣化已成發展趨勢,我市早在多年前,就已經不再向市場上發行1元紙幣了。與此同時,紙幣退市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港城錢幣收藏人士也表示,雖然1元紙幣要退出流通市場,但這并不針對全國范圍,因此1元紙幣目前暫不具備收藏價值。
港城已多年不投放1元紙幣
繼1角、5角券硬幣化之后,2016年山東省將在部分地市啟動實施“1元券硬幣化工程”,即自2016年1月1日起,率先在山東省內青島、棗莊、濟寧、臨沂、日照5個城市進行試點,停止向商業銀行投放1元券紙幣,轉由硬幣替代。
“我們連云港早在多年前就根據上級行通知,不再向市場投放1元紙幣了。”人民銀行連云港市中心支行貨幣金銀科負責人告訴筆者,我市人行在多年前就不投放1元紙幣,早于山東等多數省市。
1元紙幣退市只是小額貨幣硬幣化實施的一部分,筆者了解到,早在1992年,央行就正式在上海、遼寧、浙江、深圳和江蘇五個省市開展小面額貨幣硬幣化的試點,逐地區實行一元以下小面額貨幣單一投入硬幣。2001年,央行又在江蘇、浙江、上海、廣州、深圳、山東開展了小面額貨幣硬幣化的試點。
不只是1元紙幣,2元、1角、5角等紙幣都在之前陸續實現了“硬幣化”。筆者走訪發現,在港城近兩年一元紙幣的出現量也呈現下降趨勢,而對于小額貨幣硬幣化實施,市民分成了南派和北派,但是更多市民更愛的還是硬幣。位于龍河南路的超市經營者陳女士表示,相比紙幣,她更喜歡鋼镚兒。“主要是很多一元紙幣比較臟破,收起來要特別小心,一旦有破損未發現就影響兌換了。”
小面額貨幣硬幣化成為趨勢
“事實上,小面額貨幣硬幣化是當前社會發展趨勢,相較于紙幣,硬幣具有多重優點,首先,硬幣流通壽命遠遠高于紙鈔。1枚現代技術條件制造的標準機制硬幣,流通次數可達3萬次,流通時間平均30年,而1張紙幣平均流通300次,僅是硬幣壽命的1/100。其次,硬幣化有利于減少病菌傳播。許多疾病是通過紙鈔為媒介傳播的,硬幣的情況就比紙鈔好得多。硬幣可以通過多種措施進行挑殘、清洗、消毒,然后重新投入市場。”貨幣金銀科負責人表示。
此外,硬幣還有利于節約自然資源,保護了制造紙鈔所需要的木材、棉花、淡水等資源。而且幾十年后金屬仍可收回重鑄,其原有的價值損失不多。另外,1元硬幣也能更方便地在自動售貨機、停車場自動收費機、地鐵和公交自動售票機等設施上使用。
1元紙幣暫不具備收藏價值
筆者走訪發現,不少市民對“1元券硬幣化”后產生的影響表示疑慮,擔憂這種退市會影響1元紙幣使用,有的市民則期盼家中的1元紙幣以后能升值。
“事實上,根據以往經驗,‘1元券硬幣化’預計會有一個很長的過渡期,這是一個自然淘汰的過程,其間并不會影響1元紙幣的正常流通,1元紙幣未來很長時間仍然會是合法的流通貨幣。在此之前,2元紙幣退出流通,用了近10年的時間。1角、5角等紙幣雖然已實現‘硬幣化’了,但市面上還是能看到1角、5角紙幣。”貨幣金銀科相關負責人表示,紙幣不會馬上停用,也不用將1元紙幣換成硬幣。
與此同時,我市錢幣收藏家業內人士告訴筆者,目前1元紙幣只是在部分城市不再發行,但在北方不少城市還有發行,因此暫不具備收藏價值。只有當1元紙幣在全國范圍不再發行,才會有升值潛力。
來源:中國江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