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每天都在用錢,但你是否注意過它背后的風景?第五套人民幣從1元到100元,共186元人民幣上的景點,你又去過幾個?近日,酷愛旅行的重慶工商大學學生潘進煜用了一年,就把這些景點都走遍了。潘進煜說,他只是想走完一種儀式式的征途,感受一下祖國的大好河山。
大學生無意識走過人民幣上三處景點
今年21歲的潘進煜是重慶工商大學工商管理專業的大三學生。這個暑假,他全在路上,三天前才回到福建老家。母親的一句“好像流浪回來一樣”,也未能打消他內心的欣喜,“我已經走遍了186元人民幣上的景點。”
“走完這些景點是偶然和必然的結果。”昨天,潘進煜在電話里告訴記者,前三個(20元、100元、50元)景點,都是他無意識中去的。
今年年初,他和5名書法愛好者準備坐火車邊賣春聯邊游廣西。泛舟漓江時,船工提醒,這是20元背面的風景。他趕緊掏出錢進行對比,發現果然如此。
第二次是今年3月去北京兼職出差,順便去了天安門和人民大會堂。
7月2日,他獨自從成都出發,在川藏線上騎行21天后,順利抵達拉薩。興奮的他干了所有騎友都干過的事:掏出50元的人民幣,跟雄偉的布達拉宮來了一次完美的拼合。
潘進煜說,20元人民幣的圖樣跟現實風景相似度挺高,而且這也成了當地旅游的一個宣傳點;而100元人民幣上莊嚴的人民大會堂,在現實中同樣讓人感到威嚴莊重;依山而建的布達拉宮氣勢雄偉,與大自然完美融合。
支教途經奉節決定走完整套人民幣風景
直到從西藏回渝,潘進煜還沒意識到自己已走了半套人民幣的風景。直到今年8月,他接到所在公益社團的通知,8月5日坐汽車去巫山支教。
“奉節離巫山近,加上同伴想去泰山。”潘進煜說,他突然意識到這些景點都是人民幣上的風景,于是決定走遍人民幣上所有的風景,感受一下祖國的大好河山。
潘進煜告訴記者,夔門是他支教回渝時去的,當時他覺得到10元人民幣上的景點去游覽,正好可以沖淡10天支教生活而帶來的離愁。
“來到夔門,我拿著10元人民幣,比對著風景,感觸良多。”潘進煜說,見峽中江水湍急,不由想到大詩人李白,隨后又去坐船體驗了一下“輕舟已過萬重山”的感覺。
“走完夔門,我就制定了從山東泰山—杭州三潭印月—福建的回家之路。”潘進煜說,前兩處景點,都是上了人民幣的風景。
連夜登泰山看云海 最后一站游覽西湖
為了節約路費,潘進煜全程選擇便宜的火車。連夜爬泰山也算是旅行中的一個難忘的經歷。“那天晚上8點到山底,為了看日出,就立即開始爬山了。”潘進煜介紹,原本網友說5個小時才到的,他只爬了3個多小時就到了南天門。找了個床位住下,第二天早上4點多鐘,他又打著手電,爬了20多分鐘到達了山頂。“可惜那天天氣不太好,等了一個多小時,日出沒看到,只見云海。”潘進煜說,5元人民幣背后的風景跟現實差距有點大。因為5元人民幣的圖樣采用了空間剪接,把泰山觀日峰路邊的一塊刻有“五岳獨尊”的巨石和泰山主峰的十八盤、南天門等場景放到了一起。
最后一站是西湖的三潭印月。他介紹,1元錢的背后有三個塔,但其實站在拍攝的角度,三個塔是不能同框的,只能看到其中的兩個,最后一個應該是補上去的。
走在西湖景區,看完每一個景點,潘進煜給自己的“人民幣之旅”畫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潘進煜昨天總結說,不管是寫實還是虛實結合,人民幣背后經過雕琢的風景,都體現了祖國大好河山的壯美,值得大家實地一游。
聲音
他是一個敢想敢做也敢拼的人
要走遍整套人民幣上的景點,需要一定的財力。那這些錢都是哪兒來的呢?潘進煜靦腆地告訴記者,游川藏線,父母贊助了他2000元買設備。其余都是靠他平時兼職、參加創業比賽獲得的獎金或者是順路旅行。
張小梅是潘進煜的同學,也是他游覽半套人民幣上風景的見證者。她證實,潘進煜做了很多兼職,還參加過很多創業比賽。“他走完一整套人民幣上的風景,一點也不讓人感到意外,他是一個敢想敢做也敢拼的人。”
“他決定了的事,只要在他有財力的情況下,他都會去實施。哪怕坐十多個小時的硬座火車。”張小梅說,很多人都很佩服潘進煜。(商報記者肖祥丹)
重慶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