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星收藏的五角幣
近段時間,部分人民幣收藏人士加大了1元以下紙幣的收藏力度,原因是相關信息透露國家貨幣機構停止向商業銀行投放1元(含)以下紙幣,轉為硬幣化。于是,收藏界人士加緊持幣——
“一段時間以來,想在銀行換取小面額紙幣都比較難,請問是什么原因?”近日,記者接到不少讀者咨詢。對此,記者從某銀行冷姓工作人員處了解到,銀行不是不換小面額新紙幣給市民,而是小面額紙幣本身很短缺。
“因為小面額紙幣短缺,人民幣收藏看漲。”市中區甘泉寺收藏人士“勇哥”說,一年前聽說國家將推行小面額紙幣硬幣化,他千方百計購進了一套1000元的1元紙幣。
記者采訪了甘泉寺古玩市場古韻軒老板張明星。他說,業界人士聽說五六月份小面額紙幣流通收緊后,“1000張5角幣已經漲到660元以上,最高交易超過830元,漲幅超過60%。”除了5角幣,其他1元幣、1角幣,漲幅在40%至70%。
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小面額紙幣并沒有退出流通,而市民普遍認為硬幣是“滾滾”容易跑,所以覺得短期內紙幣仍有“市場”。
據專業人士透露,小面額紙幣因為流通廣泛,交易頻繁,受損率高,國家相關機構已經在嘗試將個別紀念幣改為“塑膠質”。收藏玩家王自慧告訴記者,對于收藏人士來說,小面額紙幣目前正是收藏黃金期,因為一旦大量實施硬幣化,漲幅將達到一個峰值。
相關鏈接:小面額貨幣硬幣化
繼1角、5角券硬幣化之后,2016年山東5城市試點“1元券硬幣化工程”,停止向商業銀行投放1元券紙幣,轉由硬幣替代。
央行相關負責人透露,該工程將逐步在全國各地推廣。這意味著,以后我們身邊的硬幣會越來越多。
小面額貨幣硬幣化是完善我國貨幣流通機制、與國際貨幣流通體系接軌的客觀需要。據了解,硬幣具有使用壽命長、后續成本低且整理清點容易、磨損小等優點,在正常流通的情況下,1元面額的硬幣和紙幣20年投入使用的綜合成本之比約為1:15,而且20年后金屬仍可收回重鑄。
此外,在流通便利性上,硬幣的投放有利于自動售貨機、停車場自動收費機、地鐵和公交自動售票機的推廣應用,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群眾生活。(記者 鄒明 文/圖)
來源:內江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