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性化—郵票未來的發展方向 |
發布日期:11-12-09 09:17:31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 作者:方寸之間 |
無可否認,郵票的使用功能(寄信)越來越弱化,且這種弱化對人們收藏意向的影響是十分明顯的。21世紀出生的孩子多數已經沒有郵票的概念了,他們中相當數量的人從來沒使用過郵票,有的甚至可能不知郵票為何物!未來要想使這些人加入郵票收藏群體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面對郵票這個日趨萎縮的領域,郵政部門要想維持穩定的收入,肯定是要煞費一番苦心的。開設集郵專賣店啟動郵市,大力宣傳提高郵市影響力無疑是明智之舉。而從郵票發行方式的轉變上看,筆者認為:進一步加大開發個性化郵票力度不失為明智之舉,甚至,從某種程度上講,對個性化郵票的開發幾乎可看作是未來郵票業發展的方向和希望。 有人質疑個性化郵票,理由是過去發行的效果不好。誠然個性化郵票自2002年首發以來的表現確實很一般,市場基本不認可,老百姓基本不接受,在圈內個性化郵票幾乎被等同于郵政當局“圈錢”的工具,極度妖魔化。究其原因,首當其沖的當然是市場的極度低迷,而宣傳引導不力也是另一個極為重要的原因。盡管個性化郵票發行已近十幾個年頭,個性化專用郵票(原票)也已經發行了21個品種,但真正了解、認知個性化的人卻寥寥無幾,這不能不說是當局者的失敗和悲哀。現在,市場轉暖,時機來了,應該看到個性化領域迎來了絕好的發展機遇。 曾經和朋友們探討過這樣一個話題:個性化專用郵票(原票)從02年的如意到09年的亞運,一共發行了21枚(套),這以后截止現在有一年半時間沒有發行新的品種了,那么是不是以后就不再發行了?我的答案是否定的!個性化服務無論在哪個領域都是未來發展的方向,在使用功能越來越弱化的郵票領域更是沒有其他的選擇,不玩個性化還能玩什么!我感覺:對個性化領域,當局者一定是在醞釀新的布局,再發行個性服務專用郵票(原票)或許會是全新的題材、全新的版式、全新的理念。果真如此的話,那么作為第一代個性化的21個品種就顯得異常珍貴了。(猶如80金猴領頭的一輪生肖) 一直以來喜歡生肖郵票的我,曾無數次思考這樣一個問題:中國生肖郵票已經發行了30余年,還在繼續發行,按照傳統天干地支60年一輪回(甲子)的習慣,恐怕要發行5輪60套才算一個完整的大全。而在已發行的前三輪生肖郵票中,第一輪體現的特色是傳統,第二輪體現的特色是民俗,第三輪體現的特色是抽象,那么未來第四輪、第五輪生肖郵票我們還能體現什么呢?這是一個很困惑人的問題!在最近認知和研究個性化之后,我開始有了這樣的朦朧意識:我們何嘗不能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