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
郵票,曾幾何時?它一直是我的生命,一直是我年少時的樂趣。5歲的時候,看見父親將花花綠綠的郵票放進自制的郵冊,讓我成為郵票的忠實迷。。。當時到處去廢品站找貼著郵票的廢舊信封,將郵票一張張剪下,泡在水中,放書里陰干。。。那個心里的美啊。!,F在想想,哪是錢能說明問題的呢?大約在80年代中期,有了擺地攤的郵販子,我一蹲在那里就是半天,和大人們聊天,談論。。。當初是真正的集郵啊。每一張每一張地將郵票湊成整套,為了得到一張郵票配成套,滿大街跑,農村里逛。。。當時就5分,一毛一張的舊郵票,曾經為了郵票,古玩不知挨了多少揍,但是就是改不了,因為家里經濟拮據,所以在集郵中學會了怎樣賺錢來擁有更多的郵票,怎樣將次品的郵票變成靚品。。。比如:黃票下水再上層細蠟冒充背膠,有洞的郵票將它補好讓大家都看不出來,用牛奶給郵票洗澡,給郵票換衣服。。。在我9歲的時候,我就能夠記住1949年-----1984年所有我國發行的郵票的樣子,每套有多少張,面值,畫面是怎樣的,里面哪張最值錢。。。在我14歲的時候就通過自己撿廢品,幫同學抄作業,幫別人打架。。。一切不務正業的行為將除某些型張之外的JT,編號和文革票基本集齊了。90年代初期,感覺郵票是很火爆的,每逢放假,我都會到成都暑襪街郵市郵商那里串貨,從A君那里拿貨賣給B君,再從B君那里拿貨倒給C君。。。運氣好的時候,一天掙的錢比我父親一個月的工資還多,所以我覺得我的郵票都是賺來的,當時很幸災樂禍,當時玩郵票的人感覺比現在多太多。。。但是很奇怪,當時就覺得錢就應該用來買更多的郵票,買更多的古玩,銀元。。。除此之外,沒有給自己買過任何一樣東西。郵市的轉折點我認為是在1997,當時為了平價買到香港金箔型張,我提前一天就去成都郵局排隊了,排了2次隊,買了兩本。記得是260元,當時記得有個婦女出800元買我的位子我都沒有同意,排第2次隊的時候,我的鞋子都擠掉了,拿到郵票的時候,當時那個高興,絕對比現在中個500萬還興奮,最后是在地攤買了雙拖鞋趕車回的雙流;貋碚窃绯浚h郵局門口圍了很多郵友,大家都帶著非常羨慕的目光欣賞著本縣第一本面世的金箔型張,當時的縣郵局領導給我1500元買走了其中一本,我還剩一本。。。但是由于加量發行,貨源越來越多,從第二天開始金箔就開始垮價了,當時我接了很多訂單,別人都是上班族,沒有時間,我就去成都吃貨,最初一本賺200元,甚至有人吃整盒整箱的。。。800,750,650,550,500.,400.350。。。簡直是一天幾個價了。最后70,65.。面值,面值以下。。。。垮得好慘啊。。。當初喊爹喊娘的那個場景啊,我想著都發顫。。。我最后只剩了一本當初排隊買的,留個念想。記得那年短短的一個月,我是賺歡了。。。自己也記不清賣了多少箱。別人都說我發大財了【我偷著樂啊。。。】但是沒有萬萬想到這以后,所有的郵票都開始垮價了。。。世乒賽從240元爆跌130了,我當時有2盒,趕緊賣掉【因為我覺得是新票,500多萬的量,又沒有消耗過】現在一塵上賣的應該是45吧。當初熱鬧的郵局門口慢慢地就沒有郵友了,大家都沒有來了。。!井敃r很難過,頹唐】我也就是在那時徹底離開了郵票市場,直到現在。。。這就是一個鐵桿郵迷被局勢搞迷茫,最后徹底放棄收藏郵票的經歷。所以我覺得郵票的生命是廣大的郵友,失去群眾基礎的市場或者集體最后都會樹倒猢猻散。。。如果郵市再來一個長久的,循序漸進的,真實的春天,我一定會再進入尋找我曾經的快樂與夢想。。。多么期盼這一天的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