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市是平的(劉志明) |
發布日期:14-08-30 09:21:28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 作者:劉志明 |
論資排輩,先來后到,尊卑有序,長幼有位,男女有別——這種封建時代的理念,在網絡信息時代的沖擊下,已經蕩然無存。一個打了游戲,改寫了程序,發明了新玩法的電腦小子,可能要超過一位高官、高管、商人、教授、醫生等職業和職位,成為了不起的人才。 科層制,就是市長、縣長、鄉長、科長、科員……的制度建設,今后可能被一種心得體制代替——扁平化。 金佛銅小型張,短期內急速拉升,在令人看不懂的節奏里完成了急拉上市工程,具有強烈的“洞穿”效應,將小散、大戶、主力、郵政、文交所一網打盡。“看傻了”的人們到最后才明白,原來是上市! 目前的郵票市場,正在變得越來越像一個飛碟。 新郵票在郵政的庫存+老集郵對某種郵票的評價、推薦與認可+投資人對市場的把握+某只郵票在市場上的地位+它未來的成長性+預期價格控制+炒作空間+收益原則……如今這個炒作程序,已經開始被壓扁。 換句話說,過去要炒一個品種,先要開會,然后碰頭,最后論證,然后偷偷吸貨、慢慢拉升、反復震蕩、不停洗盤……終于上市、再震蕩、再清洗,才有了所謂的拉升啊漲停啊……人們還是要害怕、心虛、跑貨、了結或堅守…… 這,是一個立體的結構,是一種錯綜復雜的建設,其間盤根錯節,矛盾重重,復雜程度,不亞于社會上任何商業機構的運作。 于是,我們便看到,有的品種,做著做著,主力跑了;有的主力,拉著拉著,莊沒了;有的項目,走著走著,把小散套里或者把莊套里,那個品種從此消聲匿跡了……仍然在發生的悲劇! 扁平化的郵票市場,最大的特點,是透明。例如金佛。沒有隱瞞,不必隱身,也不隱晦,就是拉升——拉升——上市。上市后——拉升——拉升(這是我的推論。據此操作,后果自負,呵呵)這樣的做郵票,就是信息時代的特點:公開、透明、公平。 當買家、賣家在這樣透明的操作中,實現了交易,就是實現了扁平化。不看郵政的眼色,不看權威的批評,不管市場的反應,不顧人們的種種不理解——我就是有錢,我就是拉升,我就是上市,跟你、他、所有的人、團體、機構、群體、組織等等,沒有一毛錢的關系! 于是,郵票市場將歷史性的發生脫胎換骨的革命——什么權威、專家、組織、機構、權力、迷信、跟風、炒作……將統統被推翻;什么發行量、發行期、題材、印刷術、影響力、文化內涵……將統統被打倒! 貨幣,轉化為資本;資本,投入資本運營;以資本的規模、規模效益(邊際效應)進行市場營銷,便是把郵票市場提升到了一種令人瞠目結舌的地步——看不懂,真的看不懂! 是的,您懂得谷歌為什么做眼鏡嗎?您懂得馬云為什么做足球嗎?您懂得摩托羅拉是怎么突然間沒的嗎? 有一個郵票,我觀察了很久。價格總是“扁平”的,從來不拉升,考察起來,是因為資本沒有“立體”(沒有形成規模)即莊家玩的是小農經濟——自己慢慢長大,然后再回來拉這個品種。呵呵 有一個所,被人們廣為詬病。整個系統里那么多品種的價格,上市后不升反降。推論起來,其實還是沒有做好資本運營的功課。還是“皇城根思維”導致的封建邏輯——我上你下,我大你小,我有權你沒有,我權威你草民,我上位你下位,我賣你買,我吆喝你聽!呵呵 在信息時代里生存,要有“互聯網思維”——網絡是平的,地球是平的,人類是公開、透明、公平、公正的! 誰不相信這一點,仍然老守殘缺,還是不思進取,總是企圖僥幸,將會死掉并且死的很慘。 正寫著文章呢,群友一聲喊:劉教授,我朋友這么多年了不會打字,你說該怎么辦啊? 總有人問:紅軍郵會不會崩盤?唐詩怎么了?文交所的危機是什么?實物市場還能否存在?郵市大潮什么時候會來?就目前的行情走到哪到站…… 郵市,是平的。資本+小散(中散、大散、主力)=扁平設計 對于資本來說,只要你有錢,只要你敢沖,只要你真的沖上去,誰奈你何? 對于小散來說,只要你有點錢,只要你跟對資本,只要你堅定的跟到底,你不成功誰成功? 資本為王,不是隨便拿來說說就完了。 信息時代,將徹底改變郵票市場的生存方式和生產方式。 郵市是平的,賺錢的方式,變了…… 劉志明 2014年8月29日于錦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