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市需要慢牛 |
發布日期:12-04-21 08:57:06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中國郵幣卡網 作者:wyfone |
郵市需要慢牛,相信不少朋友看到這樣的標題,肯定要抨擊了,但是筆者相信更多的是贊同。筆者就與大家一起探討下。
首先,郵市這次連續幾年的上漲究竟是為什么上漲的?這輪上漲與85年、97年的行情有天壤之別,前幾次行情都是純炒作的行情,而此次行情恰恰是產品票推動的產品行情。現在郵市里什么郵票最貴?名畫、書房、領導人、建設成就,這些票幾年前都是打折的,卻能在不經意間一輪上漲了數倍甚至數十倍。93年的毛澤東,當時是打折票,現在是20多元套。 ![]() 如圖,該套票在2009年底之前一直在2元-3元之間打轉,基本就在面值附近。但是在2010年初就開始進入上升階段,到2011年底已經到達23元。同時,從K線圖上可以明顯的看出來,整體走勢比較平緩,是穩步上漲,往往是大家不經意間一輪又一輪的升值中完成。看不出很明顯的炒作痕跡,這就是典型的產品消耗的結果。一批又一批的產品冊推向市場,貨源越來越匱乏,價格自然水漲船高。 我們再看看奧運不干膠,曾經的風云郵票。 ![]() 該圖,很明顯可以看出有主力資金在不斷的拉高派貨,震蕩洗籌碼,忽高忽低。當主力資金撤離的時候,價格一落千丈,然后是長期的低迷,長期維持在橫盤上,半死不活。炒作的東西都不長久,大家切記,遠離炒新。 那么大盤是怎么走的呢? ![]() ![]() 因為地方有限,我們采樣了2009-2010之間的大盤走勢,不難發現,大盤是穩步上行的。大盤指數是由每個單個的郵票的上漲而上漲的,下跌也同樣如此,大盤的走勢總體與產品票的走勢比較接近,如果是靠炒作推動的大盤,必然能看出巨大的波動,而在K線圖上我們看不到太大的波動,不難發現,炒作品種對郵票大盤的影響有限。 其次,正是因為大量的產品票的消耗,一方面將市場的貨源做成產品賣到社會上去,吸收社會資金進入郵市場。另外一方面,每一本產品冊可以看作是1個火種,擁有郵冊的人必然會對郵市更感興趣。反過來,產品冊的開發離不開成本核算,如果一個郵品的價格忽高忽低,那么它是無法作為票源的。產品冊是個公司行為,因此成本與利潤都必須經過核算。快牛的市場,勢必對禮品開發造成巨大的沖擊,短期的暴漲是能吸引眼球,但是壞掉的是市場的根基。可以說,產品票給市場注入了活力,出于其自身特性,也使得市場走上了慢牛的道路。經過一輪又一輪的產品票開發,使得一些以往被大家忽略的品種不斷的被挖掘出來,創造一個又一個新的財富效應,漲個幾倍數十倍,不是問題。但是,這個過程是長期的持續的過程,并且是有對應的社會需求相適應,對市場幾乎沒有什么影響。大家可以仔細看看,有幾個炒新的品種被選作產品票的?許多人只是看到了投資者,卻沒有看到郵票的集藏群體正在擴大。 再次,郵政到處開直營店干什么?這里面自然有玄機,不少人應該記得去年,國家出臺政策,鼓勵有資質的文化產業方面的企業與公司上市,將文化產業列入國家重點發展項目。郵政的目的是為了上市,那么怎么上市?顯然靠印刷郵票圈錢,是上不了市的,也是違法的。那么郵政有什么?郵票。因此,全國開直營店,必然可以帶來銷售收入,而且肯定是暴利,開上個幾百個直營店,就使得上市成為了可能。我們可以預見的是,郵政離上市任重而道遠,最快也有好幾年。顯然,郵政不希望市場大起大落,最符合他的是慢牛。對!就是慢牛。慢牛可以從容不迫的從市場收集他自身缺的郵品,也可以賣出他開發的禮品,郵政無形的大手也在調控市場,使得市場持續繁榮。因為慢牛才符合郵政的核心利益,當然不排斥有局部大漲,但絕對不是快牛,因看做是郵市間歇性的價格與價值的修復。慢牛情況下,價格低于郵品的實際價值經常會出現,那么內在的上漲壓力會通過階段性的脈沖上漲來修復。 最后,郵市需要慢牛,并且還將繼續慢牛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