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慢牛行情” |
發布日期:10-03-12 08:50:38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 作者:黃興躍 |
此輪行情的性質是不容置疑了,至于行情的走勢,幾年下來,該漲的己經漲了,沒漲的也小動了一下(也談不上漲),持有老JT票的投資者高興了,持有中后期票的投資者著急了,在這種情況下,“慢牛”行情的提法出來了,以此來解釋目前的市場現狀,并給了持有中后期郵票的投資者一顆定心凡。作為投資市場,不論是慢牛還是快牛,都應該以吸引民眾參與為根本,沒有民眾的參與,還有什么實質性行情呢?從目前看,社會民眾并沒有進來。 說實在話,為了激活市場,改制后的中郵集團也是用心良苦,畢竟十多年的市場創傷,郵票的魅力己經在國人之中盡失,除了前三次市場暴漲暴跌留下的痛楚,還有就是集郵公司不顧后果肆虐作為的圈錢,惡劣的投資環境自然也就拒絕了民眾的光顧。為此,成立集郵專賣店,一是為了集郵公司改制的需要和過程,二是為了把郵市做活。在啟動程序上郵政是有計劃的,包括啟動資金、啟動品種、啟動時間,專賣店的布點和審批也是有計劃進行的,產品票和老JT票的上漲,就是中郵集團的行為,從形勢看行情還在擴展,盡管中后期郵票暫時還沒體現應有的價值,也只是時間問題了,中郵集團目標非常清晰,就是要做活、做大、做強集郵市場,把郵票的價值凸現,宣傳集郵,召喚民眾進來投資郵票。 因此,慢牛行情也是有前提條件的,不可能無休止的慢下去,任何一個戰略都有內在的條件和時機,錯過了時機,也就錯過了戰機,郵票市場也同理,如今中郵集團、主力莊家和先期投資者把91年前的郵票拉升了起來,不少品種超過了九七年的價格,在郵界內部引起了關注和激勵,但沒有引起社會民眾的關注,這種情形并非好事,慢牛的效應并沒有吸引民眾進來,這說明內熱并沒吸引外熱,郵票價值的凸現還局限于少數,沒有所有國家正規郵票價值的凸現,不可能是真正意義上的行情,而民眾所關心的還是整體意義上的復蘇,而不是局部效應。 從另一角度分折,中郵集團、主力、先期投資者己經把勢造起來了,該漲的也漲了,賺錢效應有了,但要兌現,還得有人來接力,那怕價格再高,也還是要變現的,這都期待民眾的認可。要達到這一目的,除了郵票價值全部凸現外,還需要較為穩定市場環境,這是最基本的條件,我們講人氣,并不是指市場本身,而是需要民眾的加入,集郵文化的體現和郵票價值的體現,都離不開民眾,人氣是由民眾產生的,離開了民眾,也就沒有了人氣,這是至關重要的因素。 慢牛行情也走了五年多時間了,91年之前的郵票也熱了起來,業內也認可了行情發展的趨勢,現在重要的是吸引民眾,產生人氣,因此,這只慢牛也發輝了應有的作用,慢牛應該變為快牛了,抓住郵市發展的契機,不適時機的加快市場力度和走勢,讓郵票賺錢效應充分體現,讓郵票市場產生強大的引力,把民眾吸引過來,把資金吸引進來,把人氣吸聚起來,只有這樣,才是郵票市場的全面走牛,慢牛的史命也該退出郵史的舞臺了。 2010年3月1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