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市將在死亡中誕生新的生命 |
發布日期:10-07-12 08:44:42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 作者:郭旭升 |
目前的郵政集團實際上等于是個壟斷的圖版出版社而已,由于體制的轉變,失卻了國家的社會功能,郵品泛濫,隨意性強,信譽度失卻,因而需求者日衰,集郵人數不斷流失。故,炒新郵必定是越炒資金越少,幸運的郵政公司賺了發了腰包鼓了,不幸的大部分郵人卻賠了栽了腰包癟了。賠錢倒還是小事,關鍵是怕長期“套牢”和不死不活!然而在這個充滿傾軋的市場總有一些人不長記性! “宣紙行書”郵票,有人用于寄信用嗎?一發行就溢價好幾倍,真正集郵的人得花高價在市場買。已經溢價所以人們不會用于帖信用,不用于寄信用,試問!發行這樣的東西干什么?難道就為了在郵市上從甲人手上轉移到乙人手上?轉移的結果(炒新郵)必定是越炒資金越少。道理很簡單,郵政不斷玩新花樣,而又不用于寄信消耗,因次新郵價值不斷貶值,人們不斷覺醒,參與人數越來越少。再拿宣紙行書舉例:發行一步到位,升值的空間沒了,風險卻實實在在的積累了。有幾個人能從郵政的倉庫里拿到成捆成包的行書?沒幾人。能拿到那么多“東西”且能保證賺到錢的,只有郵政公司能做到,再就是大家說的“二狗子”,既然稱其為“主”與“狗”,那就是為了某一種共同的利益——錢。錢,出現在這樣的地方,真是個骯臟的東西,除了能騙人以外,它失缺了人類文明進步的一切功能。從盤面看,熱鬧了一陣子的“行書”開始冷卻了,但它還會熱鬧,因為郵政公司大量的貨源還沒真正的出來,一旦行情好轉它會不地拉高出貨,再拉高再出貨。郵政公司一年生產上四五種這樣的品種,它就發了,就能高枕無憂了,至于其它的品種愛打多少折都無所謂了,只要夠了印刷費就行,這就是咱們面對的真正的郵政企業啊!這樣,大家在郵政企業的玩弄下,必然死路一條。因此,只有投資和收藏2009年以前的郵品才能保證自己的利益不受損害,因為2009年以前的郵品已經沉淀或完成了一段郵政歷史,永遠都不會出現發行騙人的局面了,該錯的已經錯夠了,該多的該少的都一目了然,最重要的是哪里還有很多“金子等待挖掘和發光”,而且她們的存在屬于地地道道的國家行為,是國家“親生的孩子”,代表的是一個人類的大文明,她的文明功績已經載入人類發展的史冊!而當今的郵政集團只是個企業,其亂發行的所謂的人為的稀缺郵品,它只會打著國家的旗號為自己的利益而著想,它不會考慮郵人的利益,好比證券公司一樣,它與股民永遠都是對立的,屬于相互競爭相互博弈的關系,因此投資新郵等于是拿自己的血汗錢為郵政轉移垃圾。你想要什么它就能給你出什么,總有一天黃金郵票也會發行的,而黃金郵票人們是不會貼信用的,試想這樣的郵票還叫郵票嗎?這樣的郵政公司還叫郵政公司嗎?這叫禮品公司。所以總有一天郵政公司會改成禮品公司的,到那時方才名正言順,我們也就無可非議了!!!!到那時會叫的會飛的會跳會跑……各種亂七八糟的東西全部出現,只要你喜歡你就買,還可以送人。禮品,很好看的,呵呵,你就使勁買吧,只要你有錢!!!!2009年后的郵票就是這樣的“東西”,只能叫東西,而非郵票,因為它失去了的郵票的基本功能與價值。你買吧,只要你有錢!我想信你會買的,呵呵,因為你有錢! 大家弄明白了嗎?國家與企業的概念其差別是何等的之大啊?國家是一部完整的機器,而企業只是這部機器上的一顆螺絲釘。而我們無比寄予希望的郵政集團公司,是中華民族這部大機器上的一顆生銹的螺絲釘,如果不加緊生產這部螺絲釘的“硬度和純度”,總有一天會被別的螺絲釘所代替!!! 郵市會好的,而且大有前途!這一點我們無比堅信! 郭旭升 2010年7月1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