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牛市與熊市的投資心態及目前對市場的操作策略 |
發布日期:10-05-18 08:40:46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 作者:一簾幽夢 |
郵票投資的關鍵是把握趨勢的運行走向,并通過順勢交易來獲取收益。長期看,趨勢主要分為牛市和熊市。不同的趨勢具有不同的運行特征與市場表現。正確分析趨勢對實際交易具有重大的意義。經濟周期主導下的趨勢基本分析定律之一是:牛市看供給,熊市看需求。 牛市定律:供給因素成分析重點。通過觀察經濟周期主導下的牛市趨勢運行特征與市場表現,我們可以發現,牛市不同時期展現的運行特征與市場表現是有所不同的,但其趨勢走向的強化主要是由供給速度無法滿足需求增長推動的。也就是說,供給因素成分析重點。 熊市定律:需求因素成關注焦點。正所謂牛市看供給,熊市看需求。正確地理解和應用這一分析定律有利于我們更好地把握趨勢。在上升趨勢中,只要供給速度跟不上需求增長,那么牛市就將持續。同樣在下跌趨勢中,如果需求未能增長,那么熊市就還未結束。當然,這一分析定律只限于伴隨經濟運行周期的整體市場大趨勢分析。在實際分析中,我們也能看到需求不變但供給過多造成的熊市,比如郵政刻意加大郵票品種的發行量或人為的制造出所謂的量小精品,這種熊市比較漫長,如果不從源頭去根本改革,就會一直延續下去,長達10年以上的熊市就是這樣得來的,典型的政策市。但我們如果客觀地就整體市場趨勢來看,這一分析定律是有效的,而且影響是重大而長遠的。 牛市的市場心理:牛市初期,低吸高拋心理成為典型特征,雖然價格有所上漲,但熊市思維導致市場仍對牛市有所懷疑;牛市中期,投資者開始都有所獲利并加倉,利空消息偶爾出現,但市場將其視為逢低買入的好時機,市場信心開始膨脹,投機氣氛強化趨勢走向;牛市末期,對價格上漲堅定不移,淡化或忽視風險因素,信心達到膨脹極限,不理性現象增多,重大利空消息不斷出現,投機成本增加使得追高意愿減弱。 熊市的市場心理:熊市初期,投資者對未來仍充滿信心使得僥幸心理較為普遍;熊市中期,信心開始瓦解,市場對未來產生質疑轉化為對不確定的恐慌;熊市末期,對前景已絕望,信心的喪失比基本面惡化本身更嚴重。 在實際操作中,摸頂抄底是堅決要抵制的交易行為。大多數的趨勢反轉都有一個反復過程,所以沒必要急于進行操作。特別是中小散戶投資者,更不要輕易進行所謂的戰略投資。在趨勢運行中,對于做回調和搶反彈的交易行為也要十分謹慎。如果操作失誤再加上風險控制不到位,會給交易心理和交易資金帶來重創。在郵市中,踏踏實實地參與趨勢交易才是正道。目前這輪大牛市行情正處于牛市初期階段,大盤的整體趨勢就是典型的以老帶新行情,所以只有看清楚并把握好了,你才能最終跑贏整個大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