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票市場即將成國內基金和游資熱錢的投資天堂 |
發布日期:11-10-13 08:39:12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 作者:何金鋼 |
應亦將日益凸顯,精品郵票,尤其是絕對量小的珍稀郵品,已經成為極端稀缺的資源,象發行量只有10萬枚的第29屆佳郵評選張----改革評選張,以及發行量只1萬套的《1999-2002年專用郵資圖普通郵資封片專題冊》和《2003年專用郵資圖普通郵資封片專題冊》,也必將創中國郵市的天價奇跡和財富神話! 為什么? 眾所周知,目前中國的房地產,大家都以為是稀缺了、貴了,但這種商品房畢竟是在許多城市每年以數千萬平方米的規模批量化地生產,致使人均占有二三十平方米的住房,在各地區并不是什么稀罕事,此種現象相對于不可重復再生的郵票等藝術收藏品,可以確認房子一點都不稀缺。 我們看看郵票等藝術收藏品吧,它不可以復制(而復制后的東西基本沒有收藏與投資價值),隨時空的變遷它的精美度被完整保存,但它的個體卻大量消耗,導致其存世量非常有限,若被14億人口(還不算境外的中國郵票粉絲)的這個"大分母"去除,攤在每個國民頭上的成套(枚)郵票數字,則是微乎其微、少得可憐、完全可以忽略不計。基于郵票的上述特性,資本當然要關注這種"極端稀缺的資源"。 目前介入郵市 風險有限 我們說,投資基金和私企老板等進入郵市的積極作用應該給予肯定。近些年來,隨著旅游產業熱、文化產業熱的逐步升溫,各地都在推出規模不小的古玩市場、古玩城,這在一定意義上就構建了非官方的交易渠道,各郵幣卡投資似交易網站平臺也基本建立建全,郵市的主體以及參與者也基本確立。個人或普通投資者通過經濟行為獲得了郵票的收藏、欣賞以及投資受益等方面的愉悅,同時也將閑置的資產、熱錢變為更加豐饒的文化資產,將更多的文化財富積淀了下來,客觀上也達成了藏郵于民的共同愿景,其利可見。 為什么說目前介入郵市風險有限? 因2008年的金融危機后,世界經濟至今年也未真正出現上升向好的拐點,L型的運行軌道可能還要持續N年,為此,耐以經濟而生的股市,要近幾年內有所大作為,恐為其難,而中國的房地產泡沫已成桎酷中國經濟良性發展的詬病和隱患。于是,大部分股市和房地產資金必定轉戰投資,郵市亦將受益。對于前期占了三分之一中國資金的房地產業,泡沫增大的速率正在減小,一部分資金亦開始轉戰其它投資,郵市也將分一美羹。另外,經濟的快速發展,將使一切資源潰乏,更是各利益集團掠奪的對象,CPI上漲通脹注定是未來的主題,漲!漲!漲!將漲得人們大跌眼鏡!而作為不可再生資源的郵票、古董、字畫等藝術收藏品,亦將一漲再漲!將漲得人們大跌眼鏡! 郵市步入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