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連張 絹質張 宣紙張 扇形張 |
發布日期:10-10-09 08:38:28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 作者:周鳳遲 |
近年以來,中國郵政發行的新郵可以說是精彩紛呈,以往想都沒有想過的品種,比如雙連小型張、絹質小型張(小版張)和宣紙小版張等,現業已擺在了集郵者和投資者的面前,并且在市場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這不,“梅蘭竹菊”扇形小版張又將與廣大集郵者見面,成為2010年新郵中的重頭戲。中國郵政于2000年發行了“悉尼奧運會”雙連小型張,這是中國郵政第一次發行的雙連小型張,盡管是溢價發行,但由于發行量僅有98萬枚,這在當時可是“稀罕物”,因而受到了資金的格外關照,其價格幾乎是一路上揚,最高的時候達到了不可思議的300元,由于賺錢效應的不斷顯現,許多投資者都參與了其中的角逐,成為當時市場上屈指可數的龍頭品種。雖然“悉尼奧運會”雙連小型張的行情曾一度如火如荼,但最終也沒能逃脫資金大撒把的命運,這一點,同樣令許多投資者始料不及,某些投資者甚至逆勢而戰,其結果就是越戰越弱,資金流失越來越快,投資者心氣越來越沮喪,市場也就越來越惡化,因而照在“悉尼奧運會”雙連小型張上的光環離投資者漸行漸遠。 從“悉尼奧運會”雙連小型張此后幾年價格變化情況來看,這款首套雙連小型張再也沒有過以往的那種“輝煌”,幾乎都是在平淡無奇之中度過的,它從一個側面反映出資金對于其的態度已發生了實質性的變化,放棄就是最佳選擇,不然的話只能使自己越陷越深。如果沒有2003年小版張的整體橫空出世,“悉尼奧運會”雙連小型張也許還有一定的機會,但這種政策上的重大轉變,無疑將雙連小型張推向了“死亡”的邊緣;政策的指向就是資金的流向,在這里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盡管時隔數年之后又發行了“郵聯六大”、“改革開放三十周年”和“牡丹”雙連小型張,它的定位上已趨于理性,但已沒有了當初投資者對于“悉尼奧運會”雙連小型張的那種熱情,使得雙連小型張與小型張在價值上的同質性并無多大的差異。 從“悉尼奧運會”、“郵聯六大”、“改革開放三十周年”和“牡丹”雙連小型張上市以來的盈利效果來看,資金在“悉尼奧運會”雙連小型張上的盤踞時間最多,因而機會也是最多的;“郵聯六大”雙連小型張次之,牡丹”雙連小型張居中,“改革開放三十周年”雙連小型張最差;從此種表現不難發現,由于“悉尼奧運會”雙連小型張發行時間越早,在當時又沒有競爭對象,因而其操作價值最大,當然也伴隨著高風險,收益與風險基本上是成正比的。雙連小型張開發中存在著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那就是發行渠道過于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