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整即得利益是郵票市場快速發展的根本 |
發布日期:11-05-17 08:36:51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 作者:郵海小蝦 |
如果你對大資本說,金猴能漲到十萬,你給我一億,我還你八億,大資本搖搖頭。如果你對大資本說,我有一組郵票一億元定單,但只能賺500萬,大資本會很嚴肅地考慮你的建議。這個故事說明了一個道理,越是大的資金越要追求低風險且穩定的收益也就是即得利益。 現在股市中的新股即便屢屢破發,但對原始股東的回報仍然是十倍百倍。而這巨大的利益背后是一次又一次不為人知的即得利益的交易。正是即得利益的驅使,才催生了那些所謂的機構,他們只為了一個樸實的目的,賤買貴賣,但要加一個前提,風險可控。 郵市最大的風險在于流動性陷阱。也就是說,大資金進來容易出去困難。流動性是即得利益的第一要素,一頭鯨魚可以在大海中自由出沒,但到了淺水它翻個身都困難,不要說獵食,不成為獵物就是萬幸。 郵政為什么總在新郵上動歪腦筋,因為新郵永遠存在即得利益。只要郵票能貴過普通印刷品,打折不是問題。世界上沒有絕對公平的市場,但至少要給參與者一個公平的表象。郵政在發行上的即得利益分配,造成了下一次即得利益分配因巨大的風險而終止。 假如郵政能夠在保證發行成本的基礎上,采取抽簽的發行方式,讓利給郵商,郵商會根據自己的情況適當讓利給分銷商,分銷商再到投資人或集郵者,一個嶄新的即得利益鏈就由此產生。而這條即得利益鏈會使郵市的流動性以幾何級數增長。 縱觀各個市場,總有上下游之分。上游資金密集,風險較低,利潤率較低。下游資金分散,風險大利潤大。大資本掙的是穩定的收益,游資在優勝劣汰的同時活躍了整個市場,一個活躍的市場造就著也消滅著財富。這不正是我們期待的那個公開、公平、公正的郵市嗎? 2011-5-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