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郵票買賣中的“道” |
發布日期:11-05-26 08:36:03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 作者:大曲 |
經歷91年和97年郵市高潮的朋友,當時做夢也想不到十幾年后的今天,郵票交易會發展到如此迅速便捷的地步,網絡實在是帶給了我們太多的便利。想當初,最早開展郵購業務的郵商都被認為是最具頭腦的一族,雙方的交易都是建立在互相信任的基礎上,大家都在恪守著交易的規矩,集郵嘛,總是文明人做的事情,就怕交易的不愉快影響自己的聲譽和形象,所以那時候那些坑蒙拐騙也就顯得格外得少。 不是咱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快。如今的網購已經成了橫行大江南北的交易主流,網絡上的交易,固然方便快捷,同時也存在著一些不可回避的問題和糾紛。其實,交易多了,基本上都能看出一個人在買賣過程中的“道”。 第一種人:以質取勝。這種人賣的東西,其質量絕對一流,總是成為大家搶購和排隊預訂的對象,多年來高質量的經營,為其贏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評和信任,有時候,僅僅是口頭描述,根本不用上圖,東西就會被搶購一空,足見大家對他的東西的認可。而其價格,也總比其他人高出一些,充分體現了好貨好價的道理。這種人深受廣大收藏者的喜愛。 第二種人:賣得貨性價比高。這種人的貨,品相可能良莠不齊,但是其價格也充滿了誘惑力,把全品上品的折算一下,其價格還是非常低廉合理的,性價比比較高,這種人深得郵商的歡迎。 第三種人:夸大其詞。這種人語文學得不錯,特別是夸張手法運用得爐火純青。這種人往往給自己的貨物身上貼了多層粉飾的金子,明明是一般流通品,到了他的口中,則變成了“好品”、“絕品”、“極美品”。收到貨后失望多過希望,這種人賣貨,退貨的幾率很大。 還有一種人,喜歡濫竽充數。這種人的貨往往數量較多,說明全品,標注一個看似不錯的價格,結果買家收到貨后發現,里面魚龍混雜,跟賣家聯系退貨,賣家會說,這是一起走的價格,要退就全退。結果往往鬧得不歡而散,甚至產生交易糾紛。 以上幾種人相信大家大多都遇到過,其實,誰的心里都有一桿秤。林肯說過:你能永遠欺騙一個人,也能同時欺騙所有的人,但你不能永遠欺騙所有的人。大浪淘沙,適者生存,市場的發展有規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道”,是選擇泥濘的羊腸小道,還是選擇通暢的陽光大道,請各位自己斟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