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鳳遲:編年版票大有可為(上) |
發布日期:10-07-23 08:33:35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 作者:周鳳遲 |
和動搖。仔細觀察市場運行結構不難發現,無論是中級行情還是普通層面的反彈行情,已經看不到編年小型張的身影,雖然其價格一直在低位徘徊,甚至有些品種業已到了跌無可跌的地步,價值似乎正在顯現,是該建倉了,但實際上卻并非如此,因為此時此刻的資金流向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資金是一個品種或者板塊得以生存和發展的血液,沒有了血液的注入,就完全失去了應有的動能,價格與其價值也就沒有什么實質性的區別了,這正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有關部門于2003年推出的小版張政策,可以說是從政策層面第一次否定了編年小型張的投資價值,政策的轉向,就是資金的轉向,同時更是價值的轉向,但能夠真正認識到這一點并付諸行動的投資者并不多,對編年小型張還是抱有一定的希望,最為典型的一點就是仍舊采取逢低吸納的操作策略。2003年小版張之所以能迅速崛起,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它的發行量只有數十萬版,當然,資金的匱乏也是一個關鍵性原因,有限的資金只能去撬動體態輕盈的小版張,況且不少小版張的價格比編年小型張還要低,其價值是顯而易見的,但是絕大多數的人們在骨子里并不認同這一點,更有甚者對小版張嗤之以鼻。經過多年的培育與運作,2003年小版張已從丑小鴨變成了白天鵝,再度向上拓展的空間已經非常有限,就在此時,敏銳的投資者發現了一個新大陸,存世量并不多的編年版票的價格卻依舊在低位徘徊,價格與其價值處于一種嚴重倒掛的狀態,于是,悄悄地在走上了精選品種的買進之路。2003年小版張的不少品種都曾非常廉價,有的品種與編年小型張處于一個臺階上,但兩者的命運卻完全不同,前者走出了一波又一波的犀利行情,可后者仍舊慘淡經營,如同一個不醒的植物人一般;前者體態輕盈,可瞬間起飛,后者老邁臃腫,孰優孰劣一目了然。 周鳳遲CP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