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鳳遲:編年版票大有可為(上) |
發布日期:10-07-23 08:33:35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 作者:周鳳遲 |
最近一年以來,市場中最為風光的不再是編年郵票中的新品種,而是以“從小愛科學”小型張、“科學大會”小全張、“奔馬”小型張、“齊白石”小型張等JT中高端品種,與之相關的版票也受到了資金的追捧,“西游記”、“齊白石”、“京劇臉譜”、“荷花”、“紅樓夢”等版票的價格扶搖直上;“智取威虎山”、“巴黎公社”、“紅旗渠”、“白毛女”、“赤腳醫生”、“出土文物”等編號版票的表現也同樣搶眼,場中浮籌被強大的資金一掃而空。我們特別注意到:盡管上述績優版票的潛力還有待挖掘,但其存世量畢竟已是相當有限,這對于資金的有效建倉無疑是一大障礙,這種情況將會長期存在,資金不得不另謀他路,去選擇那些價格低廉的品種,而一直以來處于低迷狀態的編年版票也就被資金盯上了,況且不少編年版票的存世量已經呈現出連續顯著下降的態勢,這就使得其價值逐步顯現出來,“共創未來”、“十四大”、“空間年”、“憲法”等20分編年版票的崛起就非常具有代表性;由于禮品開發的強力推動,更是加速了編年版票的消耗進程,這種情況的延續業已成為市場向前運行的最大推手之一。“共創未來”、“庚辰龍”等編年版票在市場上可以說是乏人問津,“庚辰龍”版票的價格在2003年的時候還處于深幅打折的狀態,價格只有70元,貨源遍地都是,其價格在2009年初之時也不過150元,可現今已經漲到1800元以上,成為編年版票中的領頭羊。 編年票給絕大多數集郵者和投資者的一個基本印象就是質地差,這個質地差不僅體現在設計上,更為重要的就是它的保值增值功能幾乎為零甚至是負數,從而使得集郵隊伍銳減,導致市場長期處于一種不斷下滑的態勢,投資者苦不堪言。但是,凡是都有一個度,一旦超過這個度,市場就會發生顯著的變化,而編年版票的逐步崛起就是其中最大的亮點,使之成為市場中屈指可數的焦點,這一點,就連許多JT版票都被遠遠地甩在了后邊。集郵活動興起于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期,集郵者的興趣點主要定格在價格低廉的信銷票上,由于小型張的價格高,因而并不怎么收歡迎;后來大家發現了小型張的價值,又將信銷票轉向了小型張,小型張從此成為了眾多集郵者追逐的對象;在1997年那波行情中,編年小型張大放異彩,漲幅超過十倍八倍的品種比比皆是,編年小型張達到了歷史的巔峰;盡管在此之后出現了持續多年的調整,可編年小型張仍在市場上占據著重要地位,但是對于它的詬病卻在與日俱增,特別是2003年小版張的全線登場,編年小型張的價值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