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遠沒結束,后面還大著呢! |
發布日期:10-05-22 08:32:42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 作者:月是故鄉明 |
金猴一滑,郵票大盤跟著就跌,雖然整體跌得不多,但人們卻顯得很窒息。原因是正好趕著夏季來臨,害怕真的歇夏,果真如此行情就真的深不見底了,有這種心態的人的確很多,要不然怎么有那么多的賣盤呢?其實大可不必驚嚇,目前只是歇歇腳罷了。金猴這次是主動調整,極限位到7000元,那么未來這波高潮要到1.7萬元以上,整版的要到200萬元。一輪雞版要到10萬元;中美小版直指6萬元;貴妃醉酒彩金10萬元一枚人們搶著買。古橋小版漲到千元只是臨門一腳的事,3000元不是夢。崆峒山等0304小版張多數漲到千元只在談笑中,賀喜【一】染指500元不在話下。現在大侃這些可能有人笑掉牙,去年有誰會想到一版猴能漲到100萬元,一枚梅蘭芳M能拍到近20萬元,投資市場永遠是一個傳奇的市場,只有你想不到的,一切皆有可能。 一套房子短短幾年時間從幾萬元漲到幾十萬元、幾十萬元漲到幾百萬元,全國山河一片紅,都在漲。小到縣城、大到京城,十幾倍的漲,暈啊!有的拆遷戶搖身一變就是幾百萬元,找什么地方說理去。京滬二地郵商自以為有幾百萬的底子還挺自戀,外面的世界更精彩,你們耗在這里不作為就已經輸在起跑線上了。這幾年炒房的都賺大發了,特別地級市的小開發商2000年時只有幾十萬元的底子,通過集資建房現在都是幾千萬上億元家底,到地方訪一訪你就感覺活在另一個世界被異化成另類了。郵商們你們過去是精英,只因郵政長期不作為把大家害苦了,現在你們還是精英,現在奮起直追還來得及,水平再差的人在小小的郵票上也不會跑輸房價。過去83年到87年、91年到97年的房價除沿海城市外一個大周期內最多漲二倍,而當時郵票一個周期內大漲十倍以上。現在房子漲了十倍左右,郵票就真的起不來嗎?很多跡象都在否定這個答案。目前,社會上的熱錢都在橫沖直闖,單從房市中撤出來的資金就有萬億元左右,他們炒黃金、大蒜、綠豆、中藥材等嚴重危及實體經濟,民怨極大,特別刺激了不該刺激的CPI這根敏感神經。大蒜能從4分錢炒到10元左右;綠豆能從3元炒到11元,只花了三個月的時間;一個大戶一次就買幾千萬元的黃金;能說社會上錢不多嗎?要想燒掉這些洪水猛獸般的熱錢,最好的辦法就是引到對實體沒有一點危害,反而對實體經濟大有幫助的郵票市場中來,只有這樣才能解去實體經濟中的許多困局,中國智囊李稻葵的文章里就暗示了這一點。過去87年到89年初的通脹、93年到95年的通脹,從中撤出的熱錢不是燒到郵市里去了嗎?這些熱錢不是被91年、97年二次大行情給燒掉了嗎? 黃金、石油等國際大宗商品需要十幾萬億美元才能炒得動,從1999年到2008年黃金從250美元漲到1000美元、石油從9.8美元漲到147美元,趨勢對路照樣大漲四至十倍,這已是第一波了。第二波從08年底開始到現在又大漲了一倍。股市更不用講,歷史性大潮從05年漲到07年10月底,滬深二市總市值由近3萬億元做到34萬億元而稱雄世界,市值排名全球第二。而號稱中國第二投資市場的“軟黃金”郵票過去什么時候輸給了股票,只因過去老郵政處在改革期許多要求國家不能滿足自己而任由郵票打折,同時郵政的某些目的沒有達到也不愿推出實質性利好使行情只能走到07年底被迫休整。08年10月底再次見底,并且底部明顯抬高,現在一直處在牛市上攻期,即發展壯大期。到目前為止都是板塊中的龍頭老一、老二在大漲,精品尾隨其后。近八成的郵票動靜并不大能說沒大行情嗎?且板塊中的龍頭龍尾之間的性價比很大,證明后期的品種有極大的上漲空間,極能誘惑場外資金。請問,國家郵政不希望郵市好銷毀幾十億元郵票干什么,并且是先銷毀再分家,明顯是在甩包袱好輕裝上陣,希望自己的將來做得更好。也說明新郵政把所有的責任推給了老郵政。要不然,死的不是我們,而是中國郵政。作為郵票,除人民銀行外的第二印鈔機企業是中國郵政,中國郵政能不珍惜嗎?為什么現在中國郵政開這么多連鎖店?就因為他們過去把許多路都做死了,十幾年來他們一直把熱門品種高價推向市場,然后十倍左右地往下跌套死了不少人,其他普通品種打折傾銷,市場能不死嗎?而承接方的資金是有成本的,有的人還拿著高息在維持,發行方則是以紙換錢,千萬郵人都是在這時期走的。同時,大量年冊、個性化郵票推向了機關和大小知名企業,十幾年了,什么都在漲,惟獨壓在這些單位員工手中的年冊不漲能沒怨言嗎?并且是天量分散在這些人手中,郵政想把業務再做給這些單位人家會答應嗎?總不能硬塞吧!因此,得罪了老顧客就沒有了回頭客,新客戶又難發展,迫于現狀,為了長遠利益,唯一的辦法就是讓壓在廣大客戶手中的郵票、年冊大幅升值,人們集郵的興致才會大大提高,活水就來了,郵政往后十幾年的業務也好開展,甚至某些單位還會上門求著訂年冊呢!07年以來,1.2元常用面值只值0.6元就說明市場不活,進場的新人少,也說明純集郵的人只有幾十萬人,每年幾十億元的郵票他們是無法承接的,顯然是要大力發展壯大投資隊伍,而投資是要講回報的,市場不好能行嗎?產品票的大量開發,連鎖店的批量開業就證明中國郵政真的在面對市場,并且承認了市場的配置功能。同時,也在拚命地爭取新老客戶為市場輸送出更多的新鮮血液。等等一切苗頭都證明中國郵政在為大行情做準備;也說明中國郵政非常需要這波行情來壯大集郵隊伍,并且借此一改自己過去的形象。樹立新形象、創建新品牌,繁榮國內市場,進軍國際市場,這就是現在的新郵政,他們正在引航. 月是故鄉明 |